首页 > 政务信息 > 优化营商环境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指标整改提升行动的通知(兰政办发〔2022〕117号)

信息时间:2022-06-24阅读次数: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兰政办发〔2022〕  117号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开展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指标整改

提升行动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各单位,兰州高新区、 经开区、榆中生态创新城管委会,中央驻兰有关单位,市属各重

点企业:

6月8日召开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通报了我市2021 年营商环境评价结果。18个指标中有14个指标未达到全省第 一,特别是企业开办、登记财产等指标有较大提升空间,为全面

提升营商环境各项指标水平,精准建设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实践样


 

本城市,我市将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指标整改提升行动。具体

安排如下。

 、加强组织领导。 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  要抓手,也是对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全面体检、透视检查。 各指标涉及部门和各县区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全省营  商环境评价和指标整改提升工作的重要性,主动担当作为,认真  履职尽责,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做好全

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整改提升工作。

 、健全工作机制。 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 责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推进2021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整改 提升工作。18个  级指标牵头部门和各县区  把手”要亲自 安排部署,认真落实好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市级部门联席会议制 度,定期组织召开营商环境指标工作推进会,系统研究、深入推 进。87个二级指标配合部门要通力合作,形成合力,确保我市

优化营商环境整改提升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

 、压实工作责任。 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对照中国营商环 18个评价指标,特别是2021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未获得全 省最优的14个指标,牵头部门要对标全国最高标准、最好水平  和最优实践,出硬招、补短板,推出“啃硬骨头”的改革举措, 制定出台指标专项整改提升方案,进  步细化分解任务,划定时

间表、路线图,全力做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提升工作,以评促


改、以评促优,力争在2022年国评和省评中取得各项指标最佳 表现。各指标牵头部门请于7月11 (星期  )前将提升方案 正式文件报送至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文 PDF 

 Word 版同步报送电子邮箱 lzsfgwtgk819@163.com)。

 、狠抓督查落实。 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依托 兰州市优化营商环境评价分析系统平台,建立“标准量化、综合 排名、定期通报、末位约谈”的营商环境考评机制,对各指标整 改提升工作实行月调度、季评价、年考核,整改提升结果纳入全 市绩效考核目标体系。市政府办公室、市作风办和市优化营商环 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定期对指标整改提升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对 整改提升缓慢、执行不力的指标部门和单位,予以全市通报。各 指标牵头部门和单位要对各指标整改提升情况进行分析研判、评 估督导和跟踪问效,于每月15 日前将落实情况报送至市优化营

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

 、营造舆论氛围。 积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指标整改提 升行动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强化典型案例示范效应,加强政策解 读、舆论监督和宣传推介,聚焦营商环境建设的特色亮点和成绩 成效,开展多渠道、常态化的系列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

与的浓厚氛围。

 

 

 

附件:1.2020年国评西北五省典型做法


 

2. 各指标国内创新做法及改革亮点

3.2021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兰州市问题清单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6月24日


  1

 

 

 

2020年国评西北五省典型做法

 

 

 

 、获得用水用气

银川市打造“智慧水务”“智慧燃气”,以下就优化用水服务

和用气服务两方面展开。

1. 优化用水服务

精简审批环节。用水报装全面取消申报资料要件,供水企业 可通过政务数据平台获取相关信息。对于简易低风险社会投资项 目,包括外线施工行政审批和外线施工时间在内,5个工作日全 流程办结。对于供水连接水管工程直径在40毫米以下、长度不 超过100米的简易低风险社会投资类项目,推“零跑路、零资

料、零投资”的“三零”服务。

拓宽报装渠道。线下开设17个实体营业厅,推动市辖三区

两县一市用水报装异地可办。积极推进网办模式,通过微信、支

付宝、 “i银川”“我的宁夏”“小事儿”等 APP,96666   供水服务

热线,供水企业门户网站等多个途径为用户提供用水报装、缴纳 水费、推送电子水费发票、用水咨询、故障报修、投诉建议等服

务。

推动服务前置。上线建设项目一体化审批平台,提前获取新


建项目信息,在企业申请用水报装之前,主动联系企业并前往项

目实地踏勘,为企业量身定制供水接入方案。

推行“全流程代建、代办、帮办”。建立用水报装“全流程 代建、代办、帮办”工作机制,为企业代建上水配套工程,并代

办、帮办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

推进“智慧水务”建设。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 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数采仪、无线网络、水质水压表 等在线监测设备实时感知城市供水系统运行状态,采用可视化方

式有机整合水务管理部门与供水设施,打造“水务物联网”。

2. 优化用气服务

推进“智慧燃气”建设。开通微信服务大厅和门户网站工商 用户燃气报装服务,上线燃气 APP,  提供 AI 智能客服和人工客 服。在用户集中的社区街道增设自助服务终端,打造家门口的

“燃气服务厅”。

降低用气成本。取消部分收费,包括与建筑区划红线内燃 工程安装工程设计、施工等服务和材料不相关的收费,如开口 费、接入费、点火费等类似费用,涉及建筑区划红线外市政管网 资产的增压费、增容费等,涉及市政管网到建筑区划红线连接的 初装费、开通费等收费项目。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对工商用户加

装流量计 IC 卡控制器,不再收取工商用户用气保证金。

提升服务水平。节假日业务延时办理,增加服务车辆,受理

工单快速分派到人。建立健全投诉处理、用户回访等相关机制,


服务质量全程跟踪。对军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设绿

色服务通道,对市政福利单位提供主动上门服务。

二、 纳税

鄂尔多斯

1. 推行便利措施有速度

发票业务提速。在新办纳税人申领票1个工作日内办结的基 础上,将企业申领10万元以下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定 额发票升级为即办服务;推行自然人手机代开系统,纳税人手机 填写申请,从开票历史记录或典型模板中快捷选取发费模板, 充其他信息后,即可完成申请;可选择固定办税服务厅领取或全 市任意自助设备自助领取,发票代开时长由10分钟缩短至3分

钟。

实行电子化退税。启动电子化通道退税,小额退税不再开具 《收入退还书》,数据直接传送至人民银行,压缩退税时间,推动

实现当日退还。

2. 实施智慧服务有亮度

上线纳税服务平台。上线税务系统内部纳税服务平台,对全 市一线柜台的办理效率、办理时长、纳税人等待时间、办税厅人 员密度、办理准确率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提高办税服务厅的业

务办理效率, 降低纳税人办理业务时长。

建成智慧办税厅。建成24小时无人工柜台的智慧办税服务

厅,大厅内可实现全业务“非接触式”办理,集成业务远程办


理、远程协助中心、新办纳税人学堂、政策精准推送等综合功 能,在疫情风险等级最高期间,承担全市业务,提供办税“非接

触式”服务。

编制减税降费电子书。在微信公众号推出《减税降费新政》 《减税降费全易通》两本电子书、实现“网购”多维度搜索, 缩短纳税人学习新税法的同时,帮助纳税人及时享受减税降费改

革红利。

发放办税政策优惠包。向符合减税降费政策的纳税人赠送政  U 盘,内含纳税人可能需要的所有减税降费政策依据并通过

网站定期更新,帮助纳税人学习最新税收政策。

3. 助力复工复产有温度

政策支持,复工无忧。通过微信、电话、短信等方式加强政 策宣传解读和操作辅导,并通过“内蒙古 i 税平”向企业推送

疫情防控税收相关优惠政策,提醒企业及时申报享受优惠。

服务暖心,企业安心。疫情期间,坚持“尽可能网上办”的 工作原则,积极畅通税收业务线上办理和咨询渠道,为纳税人、

缴费人带来安全便捷的服务。

数据指引,决策科学。运用大数据手段,实时收集互联网公 示的疫情防控捐赠纳税人信息,对辖区内涉及公益捐赠的企业,

安排专人专线提供优惠政策辅导、涉税事项办理等服务。

 

1. 拓宽办税渠道,推行“非接触式”办税


通过网上办、线上办、延后办、预约办等方式和途径,最大   限度推动涉税事项办理不进大厅、不接触、少进厅、少接触。通   过税企微信群、《致纳税人的一封信》等方式,告知纳税人、缴   费人网上办理纳税申报、税款缴纳、领购发票等涉税业务的途   径,制作6大类18项电子税务局及自然人扣缴客户端常用业务  操作流程,引导纳税人、缴费人通过甘肃电子税务局、“陇税通” APP  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等线上办税平台进行“非

接触式”办税。

2. 创新服务举措,优化税收服务

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制定《2020年兰州市税务系统   “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实施方案》《2020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 工作内容分工与时间进度安排表》,细化推出4大类24项77条   便民服务举措,针对每项服务措施,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完成时   限和内容要求。建立市县两级联络员工作制度,各县(区)局及   市局14个相关业务部门确定专人负责“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工

 

推广“项目管家”服务。成立“项目管家”纳税服务工作小 组、抽调相关部门业务骨干组建“项目管家”纳税服务工作团 队,明确各单位各部门工作任务分工、逐级压实工作责任,助力

重点项目,跑出“加速度”。

推进“好差评”工作。办税服务厅和驻政务服务办税服务厅

全部上线“好差评”评价系统,积极建立“好差评”评价体系


 

“好差评”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对“差评”逐条进行回访整

改。

3. 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推行“银税互动”

用好“银税互动”平台。依托甘肃省电子税务局“银税互 ”融资服务平台开展工作,将“银税互动”由“线下”转到

“线上”,促进“银税互动”工作提速增效。

拓展“银税互动”范围。将“银税互动”范围从纳税信用A 级、 B 级企业扩大至 M 级企业,加强帮扶、精准纾困,利用 务大数据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快速获得银行融资服务,推

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包头

1. 压缩纳税时间

推出代办帮办服务举措。在办税服务厅设置“有人管、帮您 ”业务受理窗口,受理需要后台业务部门流转办理的18项业 务和2项窗口“办不成事”业务,纳税人、缴费人扫描二维码提 交办税申请后,税务机关限时办结,纳税人可实时查看办理进

 

实行全天、双休日不间断服务。在全职能办税服务厅推行全 天、双休日不间断办税服务,推动解决纳税人、缴费人“上班没 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难点问题,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销时

办、错峰办”服务。

提供“容缺容错信封”服务。纳税人、缴费人在办理税费业


务的过程中,如资料不齐全或填报有误,且符合“容缺容错信 ”服务事项范围的情况,可在做出申请办理“容缺容错”相关 业务的承诺后,先行办理相关业务,后续使用税务局提供的“容 缺容错信封”将资料补正后寄回办税服务厅,邮费由税务局承

担。

开发“码上办税指南”电子二维码。制作441个“码上办税 指南”电子二维码并实时更新,供纳税人、缴费人学习各项办税 缴费操作,推动解决纳税人、缴费人办税缴费过程中遇到的问

题,进一步压缩办税缴费时间。

2. 落实落细减税降费

制作税费优惠政策电子书。梳理制作《税费优惠政策汇编》 《碳达峰碳中和(能耗双控)税费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税收  政策》电子书并实时更新,纳税人、缴费人扫码即可查询税费政

策,推动实现 一册在手,政策全有”。

开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税务部门与各级工商联建立沟 通协调机制,在市工商联建立专栏,精准推送小微企业税收优惠

政策,招募服务产品“体验师”,开展创新服务举措体验活动。

3. 退税办理提速增效

压缩退税办理时间。建立人民银行、财政、税务三方联商 议制度,简化退库资料和办理流程,推进电子退库,压缩退税时 间,推动退税业务在2至6.5个工作日内办结,其中,福利企业

退税2个工作日内办结;出口退税、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等5项


 

退税4.5个工作日内办结;误收多缴退税,汇算多缴退税6.5个

工作日内办结。

推出“无申请退税(费)”措施。税务部门与人民银行建立 工作机制,1000元以下多缴税费退税由税务部门主动发起,纳 税人无须提交申请、税务部门对其应享受政策、应退金额等项目 进行审核把关,退库信息直接推送至人民银行包头市各级支行办

理。

4. 压缩办税成本

开通发票邮寄免费服务。纳税人登录电子税务局申请发票 实现“全程网上办”,并享受包头市范围内“邮政免费配送”服

务。

推出税务 Ukey 免费申领服务。包头市范围内所有新办纳税 人均可免费申领税务 Ukey,  并享受免费配送服务,推动新办纳

税人“一次都不跑”。

5. 强化监督制约

推行“码上监督”智税平台,对面向纳税人、缴费人的税务 人员实行 一人一码”。纳税人、缴费人用手机扫描摆放在窗口 或张贴在人员公示栏中的二维码,即可对税务人员实行“码上监 ”。纪检监察部门全程跟进、及时办理,并将投诉处理结果第

 时间向投诉人进行反馈。

 、获得信贷

西安


1. 增加金融资源有效供给

成立推动企业“科创板”上市工作专班,建立企业上市“绿 色服务通道”,提供“ 一企一策一专期”式服务。依托陕西股权 交易中心打造区域股权市场“科技创新专板”。建立金融、税务 等多部门联动机制,为拟上市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建立规模100 亿元的大西安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搭建覆盖全市各产

业领域的多层次基金群。

2. 加强奖补激励机制

针对担保机构为西安市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业务, 按实际发生代偿损失的10%给予风险补偿(省级5%,市级和开 发区5%)。出台《西安市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基金管 理暂行办法》,建立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基金。完善 《西安市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建立  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基金。完善《西安市政府性资金存 放银行业金融机构评价激励暂行办法》,将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

业金融服务情况纳入评价指标范围。

3. 积极优化金融服务

上线运行以促进银企对接和助贷促贷为主要功能的线上银企 对接服务平台“惠尔通”,直接向企业推送信息、发放贷款。搭 建西安市航天产业信用云平台,收集航天产业基地的企业信息 固定资产重点投资项目的建设信息,推动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过

程中信息不对称、识别不精准问题。与航天基地十余个局办建立


 

政务数据机制,服务园区企业融资需求。组建“金融服务团”, 开展“金融青年助力稳企业保就业”系列活动,举办线下银企对

接会。

银川

1. 优化服务,帮助企业便利获得信贷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引导商业银行试点开展小微移动平台业  务,推动所有信用贷款业务实现一 日办结。建立覆盖城乡的金融  服务“联络员”制度,  一企一策”“ 一事一策”,对各类企业、

重点项目融资需求给予精准化对接、网络化联络。

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研发循环 贷、银税贷、政采贷、银科贷、供应链融资等一系列信贷产品,

形成特色产品体系。

金融国企积极担当。市金融国企持续加大金融资源倾斜力 度,服务实体经济,帮助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国有产业基金积极 开展直接股权投资业务,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费率降至1%

以下。

2. 防控风险,优化区域金融环境

创新行业管理。利用信息发布平台、政企沟通平台、交流研 讨平台等三大平台探索实行全市地方金融机构全覆盖智能化监

管、非法金融活动实时监测预警和银政企三方线上对接。

3. 纾困解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保障市场主体资金需求。针对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期归还贷款


本息的客户,引导各金融机构严格落实不抽货、不断贷、不压货 政策,通过调整还款安排、完善展期续贷衔接、减免逾期利息等 措施,纾困帮扶企业和个人客户,引导银行实施差别化信贷支

持,加大疫情防控重点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引导商业银行创新产品,针对小微企业 推出纯信用特色产品“抗疫贷”,为企业承销疫情防控专项债,

助力受到疫情影响的企业复工复产。

呼和浩特

1. 完善信贷政策保障

完善顶层设计,强化融资保障。建立并完善金融政策引导体 系,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关于加快 现代金融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建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

体系,为市场主体获得金融信贷支持完善政策保障。

构建激励体系,做大“蓄水池”。鼓励各类型金融机构入驻, 对新设立或新迁入的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给予直

接奖励补贴。

完善服务体系,建立包联机制。建立市领导包联跟踪、专班 调动的工作机制和部门联动会商的民营企业服务机制,支持重点

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2. 持续优化信贷服务

创新信贷机制。出台《关于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开展活体牲畜

抵押贷款的指导意见》,开展活体牲畜抵押贷款业务, 降低农村


 

牧区小微企业、农牧民融资成本。

创新金融产品。推动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研发制定科技贷、绿 色信贷、央赋贷、应收账款质押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加大金融产

品创新,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获得性和便利度。

创新金融服务。通过设立科技支行、绿色支行、微贷支行 专营支行,提供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的一揽子金融服务。通 过常态化举办银企对接会、建立完善融资信息服务平台等方式, 不断畅通信息共享渠道。通过畅通开户绿色通道、推产“互联网

+登记财产” 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等制度,优化手续费流程。

3. 积极推广普惠金融

强化普惠保障。出台《关于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的十五条措施》,向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落实优惠贷款, 降低小额贷款利率和担保费率。加大普惠金融服务力度,对“三 农三牧”、民营小微、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投放,满足

融资需求。

拓展增信手段。通过建设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引导企业和金 融机构入驻。围绕财政补贴增信、纳税评价增信、社会信用增信 等领域,推广“助保贷”。推广“银税互动”,以税定贷、以贷促

信,为平台注册用户授信。

四、 保护中小投资者

银川

1. 加强机制建设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探索推进银川市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 机制建设,在法院和行业调解组织之间建立证券期货纠纷案件的 信息联络机制、诉讼对接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并根据具体情况

及时将相关信息报送自治区高院、宁夏证监局等单位。

建立调解保障机制。对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调解协议的证券 期货市场主体,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对其相关行为进行核查,发现  违法违规行为的及时查处,并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数据库。行业调 解组织接受由法院委派、委托或邀请进行调解的案件,不收取任 何费用。设立“证券期货纠纷调解工作室”,供特邀调解组织、

特邀调解员开展工作。

建立司法保护绿色通道。出台《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全 面优化营商环境及便民利企的实施意见》,建立涉企、涉中小投 资者案件“绿色通道”,推出多项便民利企措施,进一步加强对

中小投资者的保护。

2. 强化司法保护

健全立体化诉讼渠道。健全立体化诉讼渠道,加强诉讼服务 网、移动微法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  自助移动终端建设,为 中小投资者提供线上、线下 一站式”诉讼服务。通过运行网上  微法院、手机诉法服务 APP  微信小程序等,实行案件流程和 信息自助查询及在线缴费。推进跨域立案,降低诉讼成本,探索 推进送达事务集约化办理,将送达工作纳入统一平台管理运行,

推动实现快速便捷的集中统一 送达。利用“云立案 “云庭审”


 

“云送达”“云摇号”“云鉴定”“云拍卖”等技术,疫情期间提供

不间断服务。

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  作,组建办理诉前调解、小额诉讼。速裁简易程序等简案团队, 高效审理适用简易程序和独任制程序审理的投资者纠纷案件。组 建繁案精审团队,重点审理重大、复杂、疑难、新型的投资者纠

纷案件,提高中小投资者权益的司法保护效果。

3. 推动多元解纷

成立调解工作站。宁夏证监局与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 宁夏证券期货基金业协会、宁夏上市公司协会共同签署《关于促 进宁夏辖区证券期货纠纷解决合作备忘录》,推动设立中证中小 投资者服务中心宁夏调解工作站,发挥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的优

势和作用。

加强线上线下宣传教育。疫情期间,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典 型案例、先进事迹等,开展投资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通过走进 企业、走进证券公司、走进社区、走上街头巷尾等多种形式,开 展全方位、多层次法律宣传和专题讲座,提升中小投资者风险防

范意识。

西安

1. 加强上市公司监管

以定期报告审核为抓手,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做好

定期报告审核工作,明确审核重点、细化审核标准,全面研判上


市公司风险。通过约谈、电话沟通、下发监管备忘录等方式,持 续强化辖区内上市公司和年审机构监管,传递监管压力,促使上 市公司在年报披露前夯实业绩、释放风险,提高年报业绩预告准

确性。

紧盯关键少数,强化规范意识。组织辖区内上市公司开展修 订公司章程、防控资金占用、违规担保及内幕交易等专项整治活 动,补强内控薄弱环节,推动建立规范发展长效机制。创新董监 高任职谈话形式,通过现场签署《监管谈话备忘录》等形式,督

促其自觉依法履职。

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提升监管工作成效。对上市公司违法违 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查处信息披露、内幕交易、财务造假等方

面的问题。

2. 深化多元解纷机制建设

制度指引,实现案件处理有序化。制定“优化司法确认” “电子诉讼规则”等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制度。编撰形成《诉讼  服务中心制度汇编》,为构建多元解纷体系、建立诉调对接机制、

优化司法确认程序等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多元解纷,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借鉴“枫桥经验”“小 事不出村”等先进经验, “小事不进法院门,握手言和促营 ”为目标, “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 ”为重点,建立“诉前建成,调中指导、调后赋权”的矛盾纠

纷调解工作机制。


 

智慧升级,实现调解网络智能化。推行 一站式”多元纠纷 化解机制,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全方位、立体网格化的诉前调解 区,创建“线下+线上”调解新模式,推动“互联网+矛盾化 ”,完善“互联网+特邀调解”工作流程,推动实现“远程调

+在线司法确认”。

3. 加强司法保护

发挥司法审判作用。推进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直播,认真组 织法治教育,更好发挥司法审判的预警、指引功能,帮助中小投

资者形成司法预期、合理做出投资决定。

深化商事审判理念。合理划分纠纷类别,统一类型化纠纷中 的法律适用,充分释放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的效能,强化

企业申诉权益兑现,提升企业司法体验和获得感。

五、 政府采购

西安市念好“四字诀”,持续提升采购管理和服务。

1. 念好“新”字决,构建采购新格局

推进“不见面”开标,推动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智能化 为突破口,打破地域空间限制,推进跨区域、跨系统信息共用, 专家资源共享。启用政府采购新系统,推动预算编制、计划备 案、委托执行、公告发布、专家抽取、合同公示等业务网上办 理;推行资格审查、评定打分电子化。推动“采购系统”“财

政云”系统对接,预算、采购、支付环节互联互通。

降低政府采购门槛,打造采购新模式。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


企业可免费获取纸质文件、下载电子标书。采购人可根据项目特 点、中小企业诚实信用情况,免收履约保证金或降低缴纳比例,

履约保证金通过保函、电子保函等非现金形式缴纳。

落实优惠政策,助推企业平稳纾困。落实中小企业扶持政 策,对中小微民营企业集中采购的报价给予6%至10%的扣除 推动中小企业合同占比提高至93 . 1%。开展银企对接,扩大政 府采购信用融资规模。发挥重要时节、重点单位(采购份额较大 或自有食堂的单位)作用,鼓励扩大消费数额,举办“扶贫832 · 周至”集中签约活动对接会,引导市级预算单位优先采购贫困

地区农副产品。

2. 念好“优”字决,促进服务规范化

强化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完善集中采购机构内控管理及考核 机制,建立代理机构、评审专家监督实施办法。统一采购文件, 标准化合同样本,加强采购活动执行,履约验收等事中事后环节

监管,从制度源头上规范采购活动秩序。

扩大采购人选择自主权。优化交易目录,提高采购限额标

准,扩大采购人采购方式选择自主权。

畅通供应商救济渠道。通过“12345”平台、网站、电子邮 箱、邮寄等多渠道受理政府采购投诉,建立快速裁决机制,推进 投诉处理流程标准化,投诉受理方式及处理结果全部网上公开,

保障供应商合法权益。

3. 念好“严”字诀,加大监管精准度


 

建立预算单位政府采购内控风险指引,强化采购人在需求编 制、委托管理、信息公开、履约验收等方面的管理责任。建立与 纪检、审计等部门的联合惩戒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通过检 查、投诉、举报等多维度监管手段,实现对采购主体、活动、结

果的全方位监管。

4. 念好“学”字诀,促进采购队伍专业化

建立采购人、代理机构、评审专家长效培训机制,开展“大 比武、大论见”等活动。相互学习交流工作经验,不断提升业务

能力和水平。

六、 劳动力市场监管

西安市念好“七字诀”,优化服务,稳定就业。

1. “七字诀”稳就业

“稳”。密集出台应对疫情企业用工保障10条措施、稳就业 23条举措、稳定劳动关系12条意见、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20

条意见等10余个惠企利民政策措施。

“返”。及时完善稳岗返还网上审批系统,返还申领周期由原

来的最长180天缩短至最快18天。

“降”。通过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延续

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等方式减轻企业负担。

“补”。落实补贴帮扶就业。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西

安户籍高校毕业生、创业失败人员予以补贴。

“训”。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创业指导、新职业新技能等线上


线下培训。

“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直接扶持和带动就业,加强创业孵

化基地建设,小微企业最高可贷1千万元。

“转”。以设置公益专岗、特设公岗、防疫专岗等方式,加强

劳务协作,实施转移就业拓展工程。

2. 优化毕业生就业服务

就业签约“点对点”。取消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签章环节, 高校毕业生直接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直接在高校办理派遣

手续,打造就业签约“直通车”。

档案托管 一次办”。取消报到备案手续,毕业生毕业后可 持《就业报到证》等相关材料,直接办理档案托管手续,推动实

“快捷办、 一次办”。

就业服务“网上送”。推行网上实名登记,推广应用“秦云 就业”微信小程序、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等,高校毕业生可

实时获取政策信息、招聘信息、公共服务信息等。

七、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

银川

1. 夯实知识产权基础支撑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规定。出台《银川市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 护与促进工作的意见》,从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划识产 权运用与管理体系建设、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等方面提高知识

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管理、服务水平。


 

加强知识产权辅导培训。举办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培训、经营 业主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知识培训、知识产权保护百家企业论坛等 活动,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指导市场主体利 用知识产权信息快速掌握行业动态和新技术信息,规划研发路 径、布局产品走向,帮助市场主体提升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

本、规避创新风险。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宣 讲、知识产权主题沙龙、知识产权保护“全覆盖”法律宣讲、 “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等宣传活动,提升公众知识产权创造和

保护意识。

2. 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执法行动。开展驰名商标保护、知识产权 执法保护、打击食药环犯罪“昆仑”行动、农村假冒食品侵权整 治行动、扫黄打非护苗行动、“剑网”打击网络侵权盗版等专项

行动,净化市场环境。

发挥技术调查官作用。在侵害发明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审理中 引入技术调查官,市中院申请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调派相 关领域技术调查官进行技术指导,帮助解决案件审理所需的技术

问题,提高庭审效率,为案件公正裁判打好基础。

推进知识产权案件多元化纠纷解决。通过聘请知识产权特邀 调解员、特邀陪审员,设立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站,开展知识产权

诉前调解等工作,深化知识产权案件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行


“一站式”纠纷解决、“一站式”诉讼服务。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 设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站(知识产权诉调中心),聚集“法 +政府+市场+社会”四股力量,为高新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行

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市场运营等服务。

3. 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质量

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开展 自治区“金融+”联席会议重点项目暨银川专场对接会、科技服 务进百企惠企服务活动等知识产权融资对接服务活动。设立科 技、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实施专利导航、知识产权试点、专

利运营试点、服务业品牌化等示范项目。

实施知识产权企业梯度培育计划。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以奖 代补、搭建对接平台等形式,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示范企业 梯度培育计划,优先提供人才和信息资源支持、配套专利技术研

发及产品产业化政策扶持。

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网络。简化仲裁机构速裁调解程 序,将速裁案件7天的审理期限减少为最多3天办结。推进银川 市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跨网融合,推动实现快速投诉、快速举

报,推进各类知识产权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宝鸡

1. 强化知识产权创造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产业龙头企业、战略新兴中小企

业等企业主体,采取 一对一 ”对接、上门讲座培训、面对面服


 

务指导等形式,进行重点攻关和培育。挖掘企业知识产权资源, 引导企业将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融入研发、生产、销售全过程,激  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提高无形资产价值。 以全市支柱产业、前沿行业为重点摸排挖潜,甄选企业和知识产  权服务机构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支持高价值专利申请。开 展地理标志培育和运用工程,保护产品资源普查,支持各县区和  行业协会加快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设、扩大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

用企业数量,提升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

开展专利信息推送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专利 信息利用工作与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专利信息 的导向作用,从以往被动为企业提供专利数据库转向主动推送专 利信息,助推企业精准挖掘、培育高价值专利,从企业研发和专 利布局、专利申请分析、专利预警等方面保障企业专利高质量产

出。

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知识产权服务。通过网络开展知识产权宣 传和远程教育培训, 上线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宝鸡站培训课 程,提供 一对一 ”咨询服务。深入企业进行知识产权指导,助 力企业复工复产。组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代理援

助、公益服务、质押融资、疫情商标优先申请等助企服务。

2.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联动保护。加强市场监管与公检法、社会调解组织及仲

裁机构的联动保护。市中院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审判“三审合一 ”,


增配业务骨干。市检察院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 制,统 一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办案标准。市公安局与市烟草局、当 地持有“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的企业建立打假 打私联合协作工作机制。市知识产权局建成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裁 决智慧口审厅,  口头审理侵害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对审理全程进

行音频视频设备同步记录。

加强行政执法、维权援助工作。围绕电子商务、食品饮料、  医疗保健用品、酒类、日用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铁拳” “蓝天”“昆仑”“剑网”等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组建知识产

权维权援助专家团,提供维权咨询,侵权鉴定等服务。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制作发布各类直播、短视频节目进 行线上宣传,利用电视台、电台、《宝鸡日报》等传统媒体开展 知识产权保护系列活动报道,编印《2019年度宝鸡市知识产权 保护十件大事和行政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宣

传工作,营造知识产权保护氛围。

3. 强化知识产权运用

加强银企对接、银园对接,组织“入园惠企”活动,建立 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合作机制,定期向银行提供企业质押贷款需 求,给予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评估费用补贴。推动运用“知识产权 单独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第三方信用保证”“知识产权质+

第三方有形资产担保”等模式,帮助企业融资。

 、包容普惠创新


 

西安市建设宜居宜业环境,提升包容普惠创新水平。

1. 发挥“双创”引擎作用,助力高质量发展

优化升级创新创业载体。大力发展众创载体,建设国家级 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加强校地联合发展,西安 交通大学与西咸新区联合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智慧学 ”,主动对接大院、大所、大企业的创新需求,帮助龙头企业 与地方经济紧密融合,发挥龙头企业在科技、人才、市场等方面

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强创新人才引进。实施“全球顶尖科学家及其创新团队引 进计划”,组织开展“校友经济”活动,设立西安驻海外人才工 作站,海外高科技孵化器、海外联络站、直通车,吸引国内外优

质资本、人才、项目落地。

深化科技金融融合。推动总规模1亿元的“陕西省中兴创新  投资基金”项目落地,重点支持信息通信技术、数字新媒体领域  内的初期、早期企业。设立大西安产业基金科技发展基金群,   财政引导资金带动社会资本投资,以“引导基金+子基金”形式 投资科技型企业。统筹运用股权投资、融资担保、上市激励、 “引导基金+风险补偿”等方式,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

体系建设。

推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 或长期使用权,支持试点单位与成果完成人之间,通过约定权属

比例的方式,对职务科技成果进行分割确权,提高成果完成人深


入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2. 大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居民获得感

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取消养老机构设立 许可,由区县(开发区)依法做好登记备案管理,赋予区县(开 发区)发展养老服务的自主权。鼓励各类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 领域,支持社会力量运营社区养老服务站,为老人提供生活照

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服务。

实施“名校+”工程。将理念先进、管理科学、师资雄厚、  质量一流的学校作为“名校”,将发展潜力、提升空间大的学校   或新建学校作为“+校”,组建市区“名校+”,以输出“名校” 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和先进管理为中心,以输出优秀队伍为   关键,引领“+校”快速发展,构建共生共赢合作机制,扩大优   质教育资源总量,推动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覆盖,缓解“择校

”现象。

3. 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推动档案服务改革。对托管档案实行数字化信息管理,助力 “最多跑一次”“异地查询”和“数据共享”,建设市流动人员人

事档案信息统一管理平台,推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

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统一按照注册登记地划分,就近就 便办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设立审批事项, 由各区(县)人社部门 实行属地化监管。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专项整治活动,按照“双随

机、 一公开”工作计划安排,对相关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经营情况


 

进行重点检查。

开展线上人才引进活动。开展春季高层次人才引进活动,借 助专业互联网招聘平台,通过“网络交流视频面谈”的形式,为 重点单位招贤纳士。开展重点项目和重点行业引进高端急需紧缺 人才在线精准对接会,面向海内外人才精准推送重点项目、重点 行业和重点单位中高端人才需求信息,发出定向邀约,并提供职 位对接、在线宣讲、在线面谈面试、职业发展咨询和相关数据统

计等服务。


 

 

 

 

 

 

 

 

 

 

 

 

 

 

 

 

 

 

 

 

 

 

 

 

 

 

 

 

 

 

 

 

 

 

 

 

 

 

 

 

 

 

 

 

 

 

公开属性:不予公开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6月28日印发

共印20份


 


 

 

 

 

 

 

附件2

 

 

各指标国内创新做法及改革亮点

 

 

一、企业开办

 

创新做法

改革亮点

具体内容

 

 

 

 

 

 

 

 

线上“一  网通办

 

  网通办”平台

将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 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等纳入  平台,全流程网上办理。

标准化表格

一表填报、合并申请。

 

信息共享

企业所填报的信息在市场监管、公安、税务、人   力资源社会保障、开户银行等部门和单位间共享, 后台实时流转。

 

电子营业执照

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申请人可凭电子营业执 照网上办理企业登记、公章刻制、涉税服务、社 保登记、银行开户等业务。

身份一次验证

申请人一次身份验证后,即可“一网通办”全部   

 

 

 

 

线下“一   窗受理

 

窗口审查

申请人一次性提交所有材料,综合窗口人员经 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将申请材料流转至相关 部门办理。

 

并联办理

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实施并联审批,多部门联合办 理事项由最终环节审批部门负责归总核验并转交 综合窗口。

统一发证

向申请人一次性发放营业执照、首套印章、发票、 税务Ukey等。

再造办事 流程

压缩时间

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将开办企业时间/压缩 4个工作日以内或更短。

 


 

 

 

 

 

 

 

 

 

简化环节

取消企业名称预先核准,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

 

推行新办纳税人 “套餐式”服务

新设立的企业在网上一次性填写申请表、上传相  应材料,经审核通过后,即可到税务局领取税控  设备和发票。企业只进行初次申领发票操作的, 无须提供银行开户信息。

 

 

 

 

推行政府 购买服务

免费邮寄服务

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政府出资免费邮寄营业执照、 首套印章、发票等。

 

免费刻制公章

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政府出资免费为新设企业发 放一套四枚印章(企业名称、印章、财务章、发 票专用章、法定代表人章)。

免费提供税控设备 和税务Ukey

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政府出资免费为新设企业提 供增值税防伪税控社保,免收第一年服务费。免 费为新开办企业发放税务Ukey

 

二、 办理建筑许可

 

创新做法

改革亮点

具体内容

 

 

 

 

 

 

 

 

 

 

 

部门协同

 

 

一窗服务

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行“统一收件、前台受理、后台 审核、  口出件”办理模式, 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报材 料、办理条件等事项,提供咨询、指导、协调、帮办、 代办等服务。

 

 

一套流程

对本地区涉及办理建筑许可的事项进行全面清理规范,  统一制定流程图,明确办理环节、受理条件、收费标准  等。合理划分办事阶段,明确各阶段牵头部门、参与部  门,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办理模式。

 

 

一张蓝图

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各类相关规划数据衔接整 合,构建“多规合一 ”一张蓝图,组织自然资源、发 改革、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集体研究确定建设条件、需 开展的评估评价事项,加速项目前期策划生成。

 

 

一张表单

实行“一份办事指南, 一张申请表单, 一套申报材料, 完成多项审批”的运作模式,牵头部门制定统一的办事 指南和申报表格,每个审批阶段申请人只需提交一套申 报材料。

 


 

 

 

 

 

 

 

 

 

部门协同

 

 

一个专班

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项目管家”“项目秘书”服务, 委派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担任联络员、组建工作专班,全  程跟踪项目进展,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解决企业在   立项、建设、验收、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技术赋能

 

在线平台

建立“一站式”网上办理平台,与相关审批系统互联互  通、数据共享,对审批行为、办理时限等进行监督管理, 采用网络、视频等方式开展项目评估评审。

 

 

在线监管

 

应用大数据、无人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及时了解掌握项 目进展情况。在线共享项目信息,推进部门联合监管。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信用联合惩戒机制。

 

在线交易

建立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平台,明确服务标准和办事流 程,规范服务收费,对中介服务行为实施全过程监管。

 

 

 

 

 

 

 

 

 

 

流程再造

 

 

在线联办

供水、供电、燃气、热力、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务 全部纳入网上办理系统,实行统一规范管理,为项目单 位提供 一站式”服务。

 

联合审图

 

将消防、人防、技防等技术审查并入施工图设计文件联 合审查,施工图审查机构应用数字化系统在线审图。

 

 

联合测绘

统一各类测绘技术标准,在用地、规划、施工、验收、 不动产登记等各阶段,实行“一次委托、统一测绘、成 果共享”。

 

 

联合验收

 

 

实行规划、土地、消防、人防、档案等事项限时联合验  收,统一竣工验收图纸和验收标准,统一出具验收意见。

三、 获得电力

 

创新做法

改革亮点

具体内容

 


 

 

 

 

 

 

 

 

 

 

 

 

 

 

压减办电 时间

 

推行告知承诺制

对于电力接入工程需办理的规划、掘(占)路、 临时占用绿地等行政许可,实行告知承诺审批方 式,审批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做出审批决定。

压减工程施工时 

全面应用典型设计和通用物料,打造快速物资供 应体系,快速响应物料需求,压缩电力接入工程 施工时间。

 

 

推广一体化作业

推广应用办电“勘查设计一体化”平台,工作人 员在现场勘查过程中“一键式”智慧生成配套工 程设计图纸和物料清单,同步完成施工计划、停 电计划报送和工程物料申领,压缩施工前准备时  

 

 

 

 

 

优化用电 报装服务

 

推行全流程线上 办电

推行通过线上电力服务专窗、手机APP申请用电 的线上办电模式,实行“业务线上申请、信息线 上流转、进度线上查询、服务线上评价”的全流 程线上办电。

推动线下服务智 能化建设

推动供电营业厅转型升级,建设智慧营业厅,将 传统柜台办理模式转变为“场景化体验、自助式   

提高低压接入容 量上限标准

对城市地区160千瓦、农村地区100千瓦及以下 用户,采取低压方式接入电网。

 

 

 

 

 

 

 

 

 

降低办电 用电成本

 

 

推出用电整体租 赁模式

用户自主选择市场上的电力工程承包商,签订租 赁合同,分期支付租赁费用享受出租方提供的全 过程一揽子“保姆式”服务,无须另行支付图纸 设计、设备采购、施工安装、过程监理、内部运 维检修等费用。

 

加强费用监督

建立电价信息调整提前发布机制。清单式管理收 费项目,取消不合理、不合规以及已纳入定价成 本的相关收费。

 

 

 

推广使用转供电 费码

上线转供电费二维码查询功能,根据加价幅度将 电费码分为红、黄、绿三种,帮助终端用户了解  是否被转供电主体在内部转供电过程中加收电  价。对于连续两个月红码或者连续三个月黄码, 且不执行转供电电价政策的转供电主体由市场监  管部门依法查处。

 


 

 

 

 

 

 

 

 

 

 

 

 

 

 

提升供电

可靠性

 

 

 

推动停电抢修主 动化、智能化

推行网格化抢修服务,加强配网设备巡视、运行 维护、自动检修,提高电网故障抢修效率,打造 主动抢修模式。提供网上故障报修服务,推动实 现抢修轨迹可视化、故障停电自动研判、抢修工 单自动接派、全渠道工单集中处理、业扩报装统 一预约 

 

减少停电时间和 停电次数

 

科学制定停电计划,推广不停电作业,制定供电  企业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考核办法、电网供电可  靠性管制计划,建立城市中断供电财务遏制机制。

 

 

 

 

 

加强政企 协同

 

推进电子证照共 

打通政企数据系统,推动电子证照互通共享,供  电企业在线获取和验证营业执照、身份证件、不  动产登记等用电报装信息,无须用户重复提供。

 

打造政企一体化 服务窗口

 

在综合性政务大厅设置水电气报装综合服务窗 口,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供电企业进 驻政务服务大厅,开展预约上门等服务。

 

 

四、 获得用水用气

 

创新做法

改革亮点

具体内容

 

 

 

 

 

推行“互

联网+”服

 

推行业务全程网 上办理

完善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供水供气服务板块 业务功能,打造掌上营业厅手机APP,实现业务 咨询、投诉、报装、签约、查询、缴费、发票下 载、信息变更等业务线上办理。

 

 

 

建设智慧水务信 息系统平台

建设集供水、营销、管理、服务、保障于一体的  智慧水务信息系统平台,利用物联网、云计算、 区块链、北斗定位等信息技术,广泛集成水务公  司业务运转信息的多元数据,科学管理水务工   

 


 

 

 

 

 

 

 

 

 

 

 

 

 

 

 

 

优化办理 流程

 

实行告知承诺和 容缺受理制

依托政府联合审批政务平台,对规划、施工、道 路挖掘(占用)、占用绿地及迁移树木等行政审 批实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告知承诺。

 

 

推行统一办理

 

供水企业成立专办部门,将现场勘查、设计、施 工等原本由多个部门负责的事项全部整合到专 办部门统一办理

 

 

推动服务前置

利用建设项目一体化审批平台,提前获取新建项 目信息,在企业申请报装之前,主动上门对接项 目用水用气需求,前往项目实地踏勘,提前编 供水供气方案,提前进行外管线建设。

 

 

 

提升供水 供气能力

 

完善配套设施

加大投资力度,建设水厂工程及配套管网项目。 在做地阶段,将供气市政公用管线配套至地块红  线边界 

 

加强漏损控制

建设完善远传水表管理系统和分区计量管理系 统,制定漏损控制考核办法,主动开展漏损控 工作,摸排情况并进行修复。

 

五、 登记财产

 

创新做法

改革亮点

具体内容

 

优化流程、 压缩时间

 

推进业务合并受 理、跨区域受理

合并受理相关登记申请,审核期限按其中期限最 长的登记类别确定。将“属地办理”模式优化为 “网络申请、属地审批、属地缮发证”模式。

 

 

提升土地

管理质量

 

 

提升登簿和传输 数据质量

建立数据质量日常管理机制,将数据质量提升的 要求分解到登记各环节,由专人负责,要求登记 数据全面准确、不缺不漏,达标后方可入库。全 部信息录入电子数据库,以全数字化形式保存不 动产登记信息及地籍图。

 

 

 

 

—36—


 

 

 

 

 

 

 

 

 

 

 

 

提升土地 管理质量

 

拓展登记信息查 询服务

推行不动产登记信息自助查询,权利人通过自助  查询终端,进行身份证识别、生物学脸部认证, 即可免费自助查询、下载、打印登记财产相关信   

 

 

深化应用不动产 单元代码

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划 拨决定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抵押合同、 完税凭证、登记簿册证等材料中使用不动产单元 代码,关联不动产交易、税款征收、确权登记等   

 

 

 

 

 

 

 

 

 

 

 

 

 

 

加强协同 联动

 

 

推进不动产登记 信息共享集成

推进户籍、身份证、婚姻登记证书、企业营业执 照、社会组织登记证书、机关事业法人证书、司 法文书、公证书、完税凭证、出生死亡证明、测 绘成果等常用数据信息共享,不再要求申请人提 供,推动无纸化办理登记。

 

推动民生服务一 体化办理

建立一体化民生服务窗口,企业群众在办理不动 产登记时可一并申请水、电、气及电信服务,享  一站式”服务。

 

加强登记纳税衔 

 

设立“企业不动产登记通办窗口”,推动不动产 交易、登记和缴税“一窗受理、并行办理”。

 

加强登记金融协 

 

金融机构通过借贷系统发起不动产登记查询、登 记申请、电子证照下载,进行贷前、贷中、货后 管理,防范信贷风险。

 

 

加强登记司法协 

 

不动产登记机构与法院建立网络司法查控平台, 提供网上查询、网上查封、协助执行服务,推动  不动产执行全流程、24小时远程在线办理。

六、 纳税

 

创新做法

改革亮点

具体内容

 


 

 

 

 

 

 

 

 

 

 

 

 

 

 

 

 

 

 

 

 

 

优化办税

服务

 

加强纳税引导办理

增强办税服务厅导税和咨询力量配置,严格落实 首问责任制,做好对纳税人、缴费人办税缴费的 引导服务。

 

 

推行容缺办理

对纳税人、缴费人到办税服务厅办理涉税事宜 提供的相关资料不齐全但不影响实质性审核的, 经纳税人、缴费人作出书面补正承诺后,可暂缓 提交相关材料。

 

 

 

 

推广“非接触式” 办税缴费服务

 

依托电子税务局、自助办税终端,拓展网上办税 缴费事项范围,推广电子税务局移动端缴纳税费 业务第三方支付。扩大发票领用和发票代开“网 上申请,邮寄配送”的覆盖面。运用12366纳税 服务热线和网站、微信等线上平台,开展互动式 政策宣传辅导和办税缴费问题咨询解答。

 

大力推广智能咨询

推出智能咨询系统,推广智能咨询平台网页端、 APP端和小程序端,提供“7×24”小时智能咨询   

 

 

 

 

 

 

 

落实减税 降费

 

 

加强政策宣传辅导

融合运用网络、热线、政务服务场所等线上线下  渠道,综合采取“云讲堂”在线答疑、现场培训、 编发指引、定点推送等方式,及时发布税费优惠  政策,不断加大宣传辅导力度。

 

 

 

运用大数据推动政 策应享尽享

深化大数据分析和应用,主动甄别符合享受优惠 政策条件的纳税人、缴费人,精准推送税收政策 信息,帮助纳税人、缴费人充分适用优惠政策。 运用税费大数据监测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及 时扫描分析应享未享和违规享受的疑点信息,帮 助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缴费人应享尽享,对违规 享受的及时提示纠正和处理。

 


 

 

 

 

 

 

七、跨境贸易

 

创新做法

改革亮点

具体内容

 

 

 

 

 

 

 

 

 

 

 

 

 

 

 

 

 

提升通 关便利

 

 

 

 

 

深化国际贸易“单 一窗口”建设

向贸易服务领域延伸,利用数据汇聚优势,与金融 保险机构合作,创新推出“外贸+金融”,提供线 上结付汇、贸易融资和保险等服务,促进普惠金融 政策在外贸领域落地。对接港口、铁路、民航、 路等行业机构,创新“通关+物流”模式,推动相 关物流单证电子化流转及线上办理。推出国际航行 船舶“一单多报”、海关查验通知信息推送、报关 单信息及运抵报告状态订阅推送、口岸收费及服务 信息发布、掌上“单一窗口”等便利性功能。

 

 

 

 

同步通关和物流 作业

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加强与物流作业系统的 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实现海关查验通知信息自动 向进出口企业、港口、码头和口岸作业场站推送, 并将口岸作业场站查验货物调箱到位信息回传给 海关,实现“通关+物流”全过程紧密衔接和协同 作业,压缩货物准备查验时间。企业可实时跟踪查 询通关物流各节点状态信息,增强企业操作预期, 降低通关物流成本。

 

推广进出口货物  “提前申报”

 

企业取得舱单信息后,提前办理申报手续,海关在 货物运抵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后即办理货物查验、放 行手续,非布控查验货物实现货到即放。

 

全面推广进口货  “两步申报”

将提交申报信息分为“概要申报”和“完整申报” 企业概要申报后经海关简意即可提高货物,并在规  定时间内完成“完整申报”,办理缴纳税款等手续,  保留现有申报模式,企业可自行选择。

 

 

 

 

 

 

 

 

 

—39—


 

 

 

 

 

 

 

 

 

 

 

 

 

 

 

 

 

 

 

 

 

 

 

 

 

 

 

 

 

 

 

 

提升通

关便利

 

 

 

优化口岸通关容

错机制

明确对企业主动报告的非主观原因造成的申报差  错,不予记录报关差错或从轻、减轻处罚。对于“提 前申报”后修改进口日期及运输工具的,不予记录  报关差错。对于企业提交的关于“自报自缴”“汇  总征税”等业务改革造成的报关差错复核申请,在  线快速办理并撤销差错记录。

 

 

 

开展“船边直提” “抵港直装”试点

根据港口条件和企业需求,通过提前申报,货物运 抵码头闸口后即触发海关放行或查验指令,码头货 物进行分流,海关放行的进口货物卸船后直接由 输车辆从船边提离,出口货物进潜后直接安排装船 作业,免去港区堆存与多次装卸环节,实现车船直  

规范提箱提货时 限标准

完善和公开口岸经营单位场内转运、装卸、仓储, 运输、移箱、掏箱等作业时限标准,公开办理提箱 作业时间,便利企业提箱提货。

 

推进物流作业无

纸化

海运提单、提货单、集装箱设备交接单、装箱单实 行电子化,费用结算实行电子支付,打通港口、船 公司、场站、货代、车队等单位的数据通道,实现 进出口链条全程无纸化。

 

优化海关税收征

管全流程服务

事前提供税收要素预裁定等服务,事中推广关税保 证保险,实行出口原产地证书网上申报,推行企业 自助打印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海关专用缴款   

 

打造经认证的经 营者(AEO)培育  基地

打造AEO高级认证实训基地,提高高级认证企业的 通过率,助力企业在互认国家和地区享受通关便利 化待遇,降低企业在港口、保险、物流等方面的贸 易成本 

 

 

 

加快智慧港口建

 

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的现代化基础设施设备 为基础,利用5G通信技术、云平台、物联网、边 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无人驾驶等 前沿技术,与港口运输业务深度融合,对港口进行 智能化建设和改造,实现港口资源优化配置。

 


 

 

 

 

 

 

 

 

 

 

 

 

 

 

 

 

 

 

 

 

 

 

 

 

 

 

 

 

 

 

 

优化监 管流程

 

优化证件申领和 核查

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  除安全保密需要外全部实现联网核查,并逐步实现 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原产地证书、入境货物检验 检疫证明等网上申请、网上办理和自助打印。

 

 

推行“集中审像”

将以往分散在各业务现场的机检审像工作模式,改 为由一个部门采用统一的执法尺度进行联网集 审像,并将相关审像结论实时传递给现场查验部  

 

 

 

实行“收发货人免 于到场”查验

收发货人自主选择是否到场协助海关实施查验,可 采取直接委托存放货物的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经营

人、运输工具负责人等到场协助海关实施查验,或   通过电子邮件、“单一窗口”等提交“免陪同查验” 申请,由海关在收发货人不到场的情况下实施查

 

 

 

开展远程非接触 式稽核查作业

海关采用互联网和音视频技术手段,通过视频面 洽、视频监控、网上互传资料等方式对企业实施远 程稽核查作业,使用存证云以确保电子版法律文书 和证据资料的法律效力,减少人员聚集、减轻企业   

 

 

 

 

实施“两段准入” 监管

 

以进口货物准予提离口岸监管作业场所(场地)为   界,分段实施“是否允许货物入境”和“是否允许  货物进入国内市场销售或使用”监管,对有检疫、 查验等要求的货物可以采取附条件提离、转场检   查、目的地检查等方式快速提离口岸,并由企业自 行运输和存放,待接到海关放行通知后再予以销售  或使用 

 

 

 

实行大数据监管

通过大数据联网核验贸易链、供应链、物流链、金 融链、政务链等全程数据,与大数据中心“单一窗 ”、航运企业、海空港口、生产经营企业等进行 对接,实现信息共享互用、联网核验,提高监管精   

 


 

 

 

 

 

 

 

 

 

 

 

 

 

 

 

 

 

 

 

 

 

降低贸

易成本

减少港口行政性

收费

免除或降低港务费、港口设施保安费、港口建设费、 港口作业搬移费、港口引航费等一批收费项目。

 

 

 

 

健全口岸收费目 录清单

强化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明确收费项目、服务内容   和价格标准,集中公示各环节收费及服务信息,对   现有清单全面梳理规范和动态调整,做到清单与实   际相符、清单外无收费。在“单一窗口”实时更新   进出口环节企业收费情况实现港口、船代、理货等   收费标准线上公开、在线查询,公布投诉举报渠道, 加大目录清单外收费执法和查处力度。

 

 

规范引导服务收

发挥大型国有海运企业引领作用和行业组织自律 作用,推动船公司合理调整海运收费结构,规范简 化收费项目,取消不合理附加费。规范船代、货代 收费名称和服务内容,推动堆场规范洗修箱、二次 吊箱等作业标准及收费行为。

 

统一收费平台

建立港口统一收费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实现港口缴

费和结算“一站式服务、 一次性办理、 一体化管理 及相关物流服务企业直接入驻平台。

 

八、 办理破产

 

创新做法

改革亮点

具体内容

 

 

 

 

提高破产

案件审理

效率

 

构建简单案件快

速审理机制

对于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债务人财产状况清楚、 案情简单的破产清算、和解案件,可以适用快速

审理方式,在规定期限内审结。

 

 

加快长期未结案

件审理进程

建立长期未结案件台账,要求管理人每周报告工 作进展,每月督办。采取缩短延期账户期限、约 谈管理人、下发专项督办函等措施,提升长期未 结破产案件审判效率。

 

 

 

—42—


 

 

 

 

 

 

 

 

 

 

 

 

 

 

 

 

加强府院

联动

 

 

加强法院与市场 监管部门联动

 

强化破产清算与注销登记衔接,优化破产企业简 易注销的标准、要求和步骤,明确凭借破产终结 裁定书即可办理相关注销手续,提升破产企业注 销办理质效,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

 

 

加强法院与税务 部门联动

明确税务部门申报债权的债权范围、申报时间、 申请材料,规范管理人审核及异议处理程序。明 确管理人可按规定代企业进行纳税申报、发票申 领、税收减免申请,简化管理人办理手续。

 

加强法院与金融 监管部门联动

明确管理人可以凭借相关法律文书,办理企业银 行账户查询、保全措施解除、破产资金划转、企 业征信业务等事项,解决破产管理人履职身份认 可问题 

 

 

 

 

 

 

 

 

推进在线

办理破产

案件

 

 

推行网上债权人 会议

上线网络债权人会议系统,制定债权人会议规  程、债权人参会须知等配套规则,鼓励破产案  审理法院召开网上债权人会议,便利债权人参   会。运用区块链技术加强债权人投票表决管理,

实现全程可追溯、不可篡改。

 

推行破产财产线 上处置

 

推行破产财产处置网络询价、网络司法拍卖。创 新线上推介方式,运用网络媒体进行宣传,扩大 破产财产处置受众群体。

 

推行全流程电子

办案

上线并使用集审判管理、资金监管、电子送达为 一体的破产管理系统,推动破产案件全流程在线 办理、破产资金透明化监管、内外网信息即时交  

 


 

 

 

 

 

 

 

 

 

 

 

 

 

推进破产

审判专业

 

 

 

单独考核破产法 官绩效

建立破产案件单独绩效考核机制,明确长期未结 破产案件、强制清算类案件考核要求,将企业破 产案件法官工作平台的案件数量作为破产法官 工作绩效考核的数据来源,全面、完整、准确考

核破产法官工作实绩。

 

提升审判人员专

业素质

制定年度固定学习计划,组织集中学习法律法 规、政策文件以及研习案例,研讨疑难问题、交

流办案思路、总结类型化问题。

 

 

 

 

 

 

 

 

 

加强破产

管理人管

 

制定破产案件办

理规范

发挥管理人协会业务指导及规范职能,制定破产 案件全流程办理规范,提升管理人的破产管理能 力、综合协调能力。

 

 

强化履职考核和 动态监督管理

发挥人民法院监督、指导作用,在利用既有规章 制度对管理人绩效进行考核的同时,利用破产管 理系统建立以客观数据为主、主观评价为辅的管

理人考评体系,形成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采取市场化管理

人选任机制

 

由法院建立管理人履职信息数据库,记录管理人 业绩指标、履职报告等内容,为选任委员会开展 工作提供信息服务,选任委员会以推荐或招投标 方式选任管理人。

 

九、 获得信贷

 

创新做法

改革亮点

具体内容

 


 

 

 

 

 

 

 

 

 

 

 

 

加大信贷 投放

 

 

 

支持普惠金融

加大对小微企业、    “三农”等领域的资金支持, 对于流动资金货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的小微   企业,提前开展货款调查和评审,符合标准和条   件的,依照程序办理续贷,缩短资金接续间隔、  降低贷款周转成本。

 

 

丰富金融产品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和特点,丰富信用货款产 品体系,鼓励和提升信用货款中长期授信额度, 合理下放审批权限,提高企业信用货款的发放效 率和发放额度。

 

 

 

 

 

 

优化信贷 服务

 

 

 

推广线上业务

强化网络银行、手机银行、小程序等电子渠道服  务管理和保障,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 提供安全便捷的“在家”金融服务。探索运用视  频连线、远程认证等科技手段,发展非现场核查、 核保、核签等方式,切实做到应贷尽贷快贷。

 

 

 

优化线下服务

对于不习惯使用线上业务的客户,针对性做好线 下金融服务,提供定期存款自动到期续存、错峰 办理养老金支取等便民服务。完善自助机服务功 能,放大字体、简化页面、加强引导,减少非必 要的柜面业务。

 

 

 

 

 

 

加强助企 纾困

 

 

加强信贷支持,降 低融资成本

紧紧围绕疫情防控需求,全力做好治疗药物、疫 苗研发等医疗卫生重点领域,以及重要物资生 产、运输物流等相关企业的融资支持。降低融 成本,提供优惠利率和优质金融服务,支持企业 恢复产能和扩大生产。

 

 

延长货款期限,提 供增值服务

合理延长受疫情影响企业的货款期限,支持受疫   情影响企业有序高效恢复生产经营。鼓励银行机   构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在支付结算、融资规划、  产销支持等更多领域,发挥机构自身优势,提供  专业咨询、财务管理、信息科技支持等增值服务。

 

十、 保护中小投资者

 

创新做法

改革亮点

具体内容

 


 

 

 

 

 

 

 

 

 

 

 

 

 

 

 

 

 

 

 

 

 

 

 

提高纠纷 处置效率

 

 

 

 

建立示范判决机 

对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引 发的民事赔偿群体性纠纷,需要人民法院通过司 法判决宣示法律规则、统一法律适用的,由受诉 人民法院选取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上具有代表 性的若干个案作为示范案件,先行审理并及时作 出判决。通过示范判决所确立的事实认定和法律 适用标准,引导其他当事人通过证券期货纠纷多 元化解机制解决纠纷,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提 高纠纷化解效率。

 

 

 

建立小额速调机 

鼓励证券期货市场经营主体基于自愿原则事先 与调解组织签订协议,承诺在一定金额内无条件 接受该调解组织提出的调解建议方案。纠纷发生 后,经投资者申请,调解组织提出的调解建议方 案在该金额内的,如投资者同意,视为双方已自 愿达成调解协议,证券期货市场经营主体应当接  

 

 

 

 

完善证券纠纷代 表人诉讼制度

规范普通代表人诉讼和特别代表人诉讼程序,充 分发挥投资者保护机构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 职能作用。注重代表人诉讼与非代表人诉讼机制 衔接,引导和鼓励当事人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证 券纠纷,提升诉讼效率,促进证券群体纠纷多元 化解。妥善保护投资者的表决权、知情权、异议 权、复议权、退出权、上诉权等诉讼权利和程序 权利,代表人推选实行一人一票,充分保护弱势 群体的利益。

 

 

 

 

 

 

 

建设多元 解纷机制

 

完善诉前多元解 纷联动衔接机制

联合有关部门出台推进多元解纷文件,加强与调 解、仲裁、公证、行政复议等程序衔接,健全完 善行政裁决救济程序衔接机制。

 

完善诉调一体对 接机制

促进诉调对接实质化,建立由法官、法官助理、 书记员及调解员组成的调解速裁团队,及时做好 调解指导,强化诉调统筹衔接,能调则调,当判   

 

 

推动建设、应用在 线调解平台

全面开展在线调解工作,加快法院审判流程管理   系统或者自建调解平台与最高人民法院在线调  解平台对接,实现本地区解纷资源网上汇聚,调  解数据网上流转,为当事人提供在线咨询评估  调解、确认、分流、速裁快审等一站式解纷服务。

 


 

 

 

 

 

 

十一、执行合同

 

创新做法

改革亮点

具体内容

 

 

 

 

 

 

 

 

在线诉讼 服务

 

司法数据公开

在法院门户网站设立常态化司法公开平台,向 社会动态公开法院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天数、结 案率等信息。

 

 

全流程网络办案

建设“数字法庭”系统,实现当事人诉讼和法 院审判全流程网上办理、办案信息全部自动归 集和自动归档。

 

诉讼服务平台

建立在线诉讼平台,集合案件诉讼风险智能评 估、在线立案、跨域立案、在线调解、在线提 交证据材料、在线提出执行申请等功能。

 

推行电子送达

推行送达地址承诺制,升级送达地址信息库, 实行短信、微信、邮箱、网站、传真等多种电 子送达模式。

 

 

 

 

 

 

 

 

 

 

 

推进“立审

”提速增

 

 

畅通立案渠道

严格执行立案登记制,提供窗口、网上、预约、 上门、假日、跨域等多种立案方式。对买卖合   同、金融借款合同、委托合同等商事案件开通   网上直接立案渠道,人民法院对符合条件的予   以登记立案,原告无须另行提交纸质诉状。

 

 

 

提高审判效率

推行诉前调解,引入智能调解室、律师调解室 等平台,在征求当事人意愿的前提下,委托、 委派特邀调解员或特邀调解组织先行调解。推 行繁简分流,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推出智 能繁简分案系统,对符合条件的一审民商事案 件实行简案速裁。

 

 

 

 

解决执行难题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发展改革、公安、司 法行政、税务、市场监管、房管等单位集中签 署执行联动合作协议,各单位对被执行人财产 实行网络联动查控,覆盖房产、存款、车辆、 证券、工商登记等财产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处 置涉案财产,开展房产、车辆、电子产品等集 中处置、集中展示活动。开展网络司法拍卖, 提高执行效率,降低执行成本。

 


 

 

 

 

 

 

 

十二、 劳动力市场监管

 

创新做法

改革亮点

具体内容

 

 

 

 

 

 

 

多渠道促 进就业

 

“互联网+”就业 服务

打造网上就业超市,构建就业服务系统平台, 为企业发布用工需求、开展招聘辅导,为劳动  者提供就业信息、职业培训等。

 

引导转移就业

 

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就业,支持就地就近就 业,做好职工社会保险等转移接续工作。

 

 

创业带动就业

支持建设创业孵化载体,盘活闲置厂房、低效 利用土地等,加强对创业带动就业重点项目的 支持,为创新创业提供场地支持、指导服务和 政策帮扶等。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培训和创业实 践活动 

 

 

 

 

 

 

 

 

 

破除影响 就业不合 理限制

 

 

简化办事流程

简化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加强教育、人 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等部门业务协同和就业 信息共享,做好就业保障和服务。优化失业保 险转移办理流程,简化失业保险申领程序。

 

推行共享用工

引导企业开展“共享用工”,通过将用工余缺 调剂给有需求的企业,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  

 

 

规范人力资源服 

清理在管理人员从业经验、培训工种数量等方 面,对职业资格培训和技能培训类民办学校设 定的不合理要求。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开 展专项整治活动,严格审核用人单位相关资 质,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规范发展。

 

档案信息互联

推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互联,推行“一点 存档、多点服务

 

十三、 政府采购

 

创新做法

改革亮点

具体内容

 


 

 

 

 

 

 

 

 

 

 

 

打造全方

位透明采

 

推进采购意向公开

开展采购意向公开试点工作,要求在采购活动 开始30日前公开采购意向,方便供应商提前 了解采购信息,做好应标准备。

 

 

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通过推进统一公开渠道、规范公开内容、明确 公开责任、落实采购人信息公开的主体责任、 加强政府采购项目履约验收和采购结果评价、 强化社会监督等方式,持续提升政府采购透明  

 

 

 

 

 

 

加快推进

政府采购

电子化

 

 

 

 

推进采购项目全流 程电子化

推行从采购预算管理、采购计划申报、采购计   划下达到审核、制作采购文件、发布采购公告、 获取采购文件、办理数字证书(CA)、抽取专家、 远程投标、不见面开标、电子评审、谈判磋商、 发布中标公告、发放中标通知书、合同签订、  合同备案、开具发票、资金支付、履约保证金   返还、在线投诉等全链条网上办理,实现交易   全程“零跑腿、零见面、零障碍、零费用”

 

 

开发并应用专家“云 签章 

取消评标专家的实体数字证书,全部改为“云 签章”,评标专家只需进行一次信息采集,评 标时自动调用签章进行电子签名,无须在任何 纸质文件上手写签名。

 

 

 

 

 

 

 

 

 

加大监管 力度

 

 

推行负面清单制度

发布政府采购负面清单,禁止以不合理的条件 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歧视待遇,明确采购 人,供应商、采购代理机构、评审专家等主体 的禁止行为,维护政府采购领域公平竞争秩  

 

建立新型信用监管 机制

完善信用评价机制,建立采购人诚信档案,将 代理机构、供应商、评审专家纳入诚信体系管 理,对不良行为进行详细记录,推进政府采购 信用体系建设。

 

 

健全完善投诉处置 机制

供应商可通过网站投诉、邮件投诉、邮寄投诉、 现场投诉等多种方式进行政府采购质疑投诉。  完善质疑投诉机制,简化投诉流程,及时处理   质疑投诉。为供应商提供标准统一、高效便捷   的维权服务。

 


 

 

 

 

 

 

 

 

 

 

 

 

 

 

 

 

 

 

加强政策

和资金支

 

发挥中小企业扶持 政策功能

实施中小企业预留份额政策,在预算编制阶段 落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预算政策。在采购 阶段实行评审价格优惠制度,提高小微企业参 与政府采购活动的竞争力。

 

 

推广政府采购合同 融资

开展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服务,供应商可凭借政 府采购合同申请信用贷款。创建政府采购供应 “白名单”客户融资服务方案,根据供应商 以往信用、履约情况,向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 供应商提供低息合同订单融资。

 

 

 

 

降低交易成本

参与政府采购的企业可免费获取纸质文件,免 费下载电子标书,免费办理数字证书。采购人 可根据项目特点、中小企业诚实信用等情况免 收履约保证金或者降低缴纳比例,允许企业通 过保函、电子保函等非现金形式缴纳保证金减 轻企业现金流压力,降低政府采购交易成本 激发企业参与活力。

 

 

 

 

 

 

 

 

保障疫情

期间采购

效率

 

 

 

开通采购绿色通道

开通疫情防控物资采购“绿色通道”,通过网  上办公、    “不见面”开标、线上评标、线上受 理投诉等方式,压缩办结时间,提高采购执行  效率,及时确保疫情防控物资的供应,最大限  度减少人员聚集,确保疫情物资及时供应,保  障供应商合法权益。

 

 

健全完善预付款制

实施政府采购支付预付款制度,督促采购人在 政府采购合同中约定预付款的支付比例和支 付时限要求,大幅提高与疫情防控有关的采购 合同预付比例,增强供应商履约能力,推动疫 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要求预算单位专门面向贫困地区预留农副产 品采购份额,引导督促各单位按照就近原则, 采购因疫情造成的滞销农副产品,支持打赢脱 贫攻坚战。

 


 

 

 

 

 

 

十四、 招标投标

 

创新做法

改革亮点

具体内容

 

 

 

 

 

 

 

 

 

 

 

 

 

 

深化招标

投标交易

环节改革

创新

 

建立招标计划公告 制度

鼓励招标人发布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招标计划 公告,明确招标项目概况、预计发布招标公 告的时间等,供潜在投标人知悉和进行投标   

 

夯实招标人主体责 

推动招标人建立健全招标活动内部控制机 制,实现从招标项目立项至履约验收,全程 有规则、有应用、有记录、可追溯。

 

 

 

 

明确低于成本报价 的认定程序

对于投标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报价, 或者在设有标底或最高投标限价时明显低于 标底或最高投标限价,使得其投标报价可能 低于其个别成本的,评标委员会要求该投标  人作出说明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对于投标  人不能合理说明或者不能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的,评标委员会认定该投标人以低于成本报  价竞标,否决其投标。

 

 

 

 

扩大中标候选人公 示信息范围

 

在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载明中标候选人的名   称、投标报价、评分、工期、资质业绩、项   目负责人信息,确定中标候选人的主要理由, 提出异议的渠道和方式,以及法律法规和招   标文件规定公示的其他内容。在公示中标候   选人的同时,对于投标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   投标人,书面告知其评分及排名;对于被否   决的投标,书面告知其原因。

 

 

 

强化招标

投标行政

监督

 

 

 

 

推行“双随机、 一公 ”监管模式

 

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领域建立实施常态   化随机抽查机制,合理确定抽查对象、比例, 频次,向社会公布后执行。对招标公告、招   标文件、资格审查开标评标定标、异议答复   招标投标情况书面报告、招标代理等关键环   节、载体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检查结果依法   及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强化招标

投标行政

监督

 

 

推行综合监管

整合分散在各行业部门的招标投标监管职   责,确定综合监管部门,牵头开展招标投标   制度规则制定、招标代理机构监督管理、电   子监管系统建设、电子交易系统监督等工作, 实现招标投标投诉举报一体受理。

 

 

 

强化信用监管

建立跨行业、跨部门、跨层级统一的招标投   标信用体系,对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   机构及从业人员、评标专家等主体按照标前、 标中、标后三阶段分别明确不良行为类型和  计分规则,根据计分情况实行守信联合激励   和失信联合惩戒。

 

 

 

 

实施智慧监管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实现交易全过程信息的全面记录、实时交互、 动态监测,确保交易记录来源可溯、去向可   查、监督留痕、责任可究。依托招标投标电   子监管系统等,及时发现并自动预警围标串   标、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在线下达监   管指令 

 

 

 

 

推广智慧见证

 

对进场项目交易环节的全过程进行数据记录   和音视频见证,对项目登记、场地预约、交   易文件、专家抽取、开标评标、中标候选人   公示、中标结果公告等环节实施标准化见证, 对发现的违规问题及时提醒、制止并向监管   部门报告。

 

 

规范招标代理机构 行为

 

对招标代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实施全过程监 管。建立招标代理机构和从业人员负面行为  清单管理制度,对机构和从业人员实现事前  登记、事中抽查、事后惩戒的全过程监管。

 


 

 

 

 

 

 

 

 

 

 

 

 

 

 

 

 

 

 

 

 

 

 

 

 

 

 

 

 

 

 

推进招标 投标全流 程电子化

 

 

推动电子招标投标 向标前标后延伸

发布招标公告公示、下载招标文件、提交投 标文件、开标、评标、异议澄清补正、合同 签订、合同价款支付结算、文件归档等全流 程线上运行,解决电子和纸质招标投标双轨 并行的问题。

 

 

推进数字证书(CA) 跨区域互认

搭建CA互联互通平台,共同制定统一的技术 标准规范,开发认证机构管理系统、互联互 通检测系统和证书管理服务系统,实现CA跨 区域互认。

 

 

建设省级行政区域 统一的招标投标市 场主体信息库

建设省级行政区域统一的招标投标市场主体 信息库,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实现市场主体 一次注册即可全省(区市)共享工商登记信 息、资质资格信息、业绩信息,简化市场主 体注册登记认证程序。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 (BIM)技术

 

BIM技术引入招标投标过程,基于三维模 型与成本、进度相结合,以五维视角进行模 型检查、进度管理、成本控制和专项方案审 查,同时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接,推动 实现招标投标智能化、可视化。

 

 

 

推进评标专家资源 共享

建立全省(区市)统一的综合评标专家库,  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提出本行业需补充的专家  专业类别和入库审核条件,协同开展评标专 家的资格审核和培训工作,推动全省(区市) 评标专家统一标准、统一征集、统一审核、 统一评价。实现专家、场地等资源跨地区管  理、分配、共享。

 

 

 

推广电子保函

改进投标担保方式,大力推广使用保函特别   是电子保函替代现金保证金,电子招标投标   交易平台直连办理银行、保险电子保函系统   的通道,实现电子保函从申请、开具、传输、 查询、运用到索赔全流程电子化办理。

 


 

 

 

 

 

 

 

 

 

 

 

 

 

 

 

 

 

 

 

 

推进招标 投标全流 程电子化

 

 

推动跨区域远程异 地评标

明确采用远程异地评标的范围与标准,细化 主副场选择、专家抽取、行业部门监管、技 术支撑等规范,以标准化支撑跨省(区市 远程异地评标。鼓励招标人不限评标专家常 驻地、意向评标地随机抽取专家组建评标委   

 

 

应用区块链技术

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将数据共享至区块链平  台,所有共享上链数据节点部署在各方交易 中心的私有云或者指定的公有云服务中心, 推动电子招标投标业务全流程数据加密存  证、实时核验、共同监管。

 

 

 

推行智慧辅助评标

在辅助评标系统中集成自动提供清单错漏项 检查、算术性错误检查、清单价分析、材料 报价分析、不平衡报价分析、不可竞争费检 查、材料暂估价反查清标报告等功能,并对 技术标书内容进行模块拆分、打乱顺序、交 互评审、暗标暗评,辅助评标委员会进一步 提高评标专业性和公正性

 

强化大数据分析应

对积累的电子招标投标数据进行深度挖掘, 实现政策执行效果分析、专家全息分析、主  体全景画像、招标投标价格数据分析等多项  功能,为主管部门监督交易主体行为提供参  考依据。

 

十五、 政务服务

 

创新做法

改革亮点

具体内容

 

 

 

 

政务服  “一  网、   门、    

 

 

  网通办

推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和互联互通, 实现政务服务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  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延长网上办事链条  实现从网上咨询、网上申报到网上预审、网上办 理、网上反馈“应上尽上、全程在线”。

 

 

 

“只进 一扇门

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完善综 合性政务大厅集中服务模式,推动将垂直管理部 门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综合性政务大厅集中办理, 加快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 窗口出件”,实现企业和群众必须到现场办理的 事项“只进一扇门”。

 


 

 

 

 

 

 

 

政务服

“一

网、 

门、 

 

 

 

 

“最多跑  

整合涉及多部门事项的共性材料,推广多业务申   请表信息复用,通过“一表申请”将企业和个人   基本信息材料一次收齐、后续反复使用,减少重   复填写和重复提交。依托网上政务服务平台,通   过优化办事系统、简化办事材料、精简办事环节, 让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

 

 

 

 

 

 

 

 

 

 

 

 

  

事一次

 

 

 

制定“一件事一 次办”事项清单

对照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围绕公   安、市场监管、教育、医疗、住房、社保、民政, 交通等重点领域,全面梳理办事频率高、群众获   得感强、涉及优化营商环境的事项,形成“一件   事一次办”事项清单。

 

 

 

 

 

优化再造办事流 

梳理“一件事一次办”办理环节,按照“四级四  ”(同一事项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基本  要素在国家、省、市、县四级统一)和“减环节、 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要求,涉及同一部门  不同处室(科室)办理的,整合内部办理流程  取消不必要的审核环节;涉及多个部门审批的,  明确第一环节办理部门或者主要环节责任部门为  牵头部门推动实施,其他部门积极配合牵头部门  依法对审批环节进行精简材料、归并流程、统一  表单、压缩时限,推动业务整合和流程再造,实  现同步评估、集成服务、并联审批、统一反馈。

 

 

编制发布办事指 

“一件事一次办”涉及多个政务服务事项的办 理依据、办理条件、申请材料、收费标准、办理 时限等进行整合优化,重点列明办理流程、申报 要件、办理时限及咨询电话,分解办事指南信息 多渠道公布“一件事一次办”办事指南,使企业 和群众查询、办理一步到位。

 

 

 

 

 

政务服

“跨省   

 

 

提升在线服务能 

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公共入口、公共通  道、公共支撑作用,完善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  照、电子印章等支撑能力,推动高频电子证照标  准化和跨区域互认共享。加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  台移动端建设和应用,推动“跨省通办”事项“掌 上办   “指尖办”

 

 

提升数据共享能 

将直接关系企业和群众办事、应用频次高的数据 纳入共享范围,依法有序推进政务数据向公共服 务机构共享。加强数据共享运行监测,提升数据 质量和协同效率,保障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准确 性和安全性。

 


 

 

 

 

 

 

 

 

 

政务服

“跨省   

 

提升服务事项标 准化水平

推进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基本要素“四级 四同”,完善业务分类、办理层级、前置环节等 要素,推动事项办理规范化运行,实现同一事项 在不同地域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惠企政

“免申   

 

 

 

 

 

“企业找政策” “政策找企业”

打造集“政策推送、咨询回复、在线办理”等功  能于一体的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平台。建立涵盖发   展改革、税务、人社、工信、科创、市场监管等  部门和相关金融机构涉企政策文件的“政策库” 将政策原文、享受范围、办事指南、解读材料等   上传入库,确保政策及时更新。建立“企业库” 通过自动检索和识别,将各类惠企政策与不同行  业、规模的企业以及特定类型企业相匹配第一时   间向企业精准推送,让企业及时知晓各项政策

 

 

“线下层层申 ”为“线上直 通直达

对于减税降费等普惠性政策,实行企业“自行申 报、网上办理、先行享受、事后监管”,企业能 够即享政策红利。对于资金支持、融资担保等面 向特定企业的条件性优惠政策,优化办理程序, 精简申报材料和环节,相关部门限时办结,推动 政策快速兑现。

 

 

 

 

 

 

 

 

 

政务热

线“一号 响应 

 

 

建立诉求分级分 类办理机制

明确规范受理、即时转办、限时办理、满意度测 评等要求,完善事项按职能职责、管辖权限分办 和多部门协办的规则,优化办理进度自助查询、 退单争议审核、无理重复诉求处置、延期申请和 事项办结等关键步骤处理规则。

 

建立热线信息共 享机制

推进12345热线平台与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和 信息共享,向同级有关部门实时推送受理信息, 工单记录、回访评价等所需的全量数据,加强研 判分析,为部门履行职责、开展事中事后监管、 解决普遍性诉求、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建设和应用热线 知识库

建立和维护“权威准确、标准统一、实时更新, 共建共享”的12345热线知识库,加强与政务服 务平台、政府网站知识库互联共享和同步更新, 推动热线知识库向基层工作人员和社会开放,拓 展自助查询服务。

 


 

 

 

 

 

 

 

 

 

 

 

 

 

 

 

 

 

 

 

 

 

政务服 “好差

 

 

现场服务“一次 一评 

 

在服务窗口醒目位置设置评价器或评价二维码, 方便办事企业和群众自主评价。

 

 

 

 

网上服务“一事 一评 

 

政务服务平台设置评价功能模块,方便企业和群   众即时评价。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针对具体服务   事项细化评价问询表单,设置服务指引是否清晰、 办事程序是否便利、材料手续是否精简、操作界   面是否友好及改进意见等问题,由办事企业和群   众自愿填写。

 

 

社会各界“综合 点评 

通过意见箱、热线电话、监督平台、电子邮箱等 多种渠道和方式,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综合性评 价。引导社会组织、中介组织、研究机构等对政 务服务状况进行专业、科学、客观的评估评价, 提出意见建议。

 

 

政府部门“监督 查评 

 

开展政务服务调查,围绕新出台的利企惠民政策、 新提供的服务项目以及直接关系企业和群众切身   利益的重点服务事项,及时了解政策知悉度、办   事便利度、服务满意度等情况。

 

十六、 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

 

创新做法

改革亮点

具体内容

 

 

 

 

优化知识产 权服务

 

 

提供快速预审服务

对企业提交的申请文件进行前置审查,将符合 条件的知识产权申请纳入快速审查通道,缩短 知识产权审查授权周期。

 

 

打造综合公共服务平

打造方便快捷、高效规范的“一站式”综合服  务平台,提供知识产权代办、公众服务查询、 维权援助等线上线下综合服务,覆盖知识产权  创造、保护、运用全过程。

 


 

 

 

 

 

 

 

 

 

 

加强专利导航体系建 

实施重点产业专利导航项目,分析产业发展方 向、定位、路径,通过对产业发展方向、产业 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路径分析,指导市场主体 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市场布局、产品等经营策  

 

 

组建专家库

从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社 会团体、行业协会等遴选专家组建专家库,为 行政、司法、仲裁等提供案件审理技术支撑, 为企业提供侵权判定、纠纷调解、专利布局、 海外维权等专家咨询服务。

 

 

 

 

 

 

 

 

 

 

 

 

 

 

 

 

加大保护力

 

 

完善法规制度

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地方性法规,建立知识产权 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衔  

 

 

开展协同保护

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全类别、全链   条、多渠道、多主体”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 提供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等纠纷解   决服务 

 

 

设立知识产权法庭、 知识产权法院

配备专门审判人员,跨区域审理有关专利、技   术秘密、计算机软件等专业技术较强的知识产   权案件。建立技术调查官制度,提供技术咨询, 参与调查取证、出具书面意见。

 

 

 

推进知识产权案件繁 简分流

构建“速裁+快审+精审”三梯次知识产权审 判工作机制,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司法 确认”多元化解模式。对标的额不大、法律关 系较为简单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引导当事人 选择诉前调解。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委派调解 组织进行调解,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即可申请 司法确认。

 

 

保护运用地理标志

开展地理标志保护资源普查,培育、宣传、推 介地理标志品牌,发展促进地理标志产业,加 强质量管理和维权保护,推动地理标志产品 “走出去”。

 


 

 

 

 

 

 

 

 

 

 

 

 

 

 

 

 

 

 

提升运用效 

 

 

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 

建设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提供知识产权评 估、确认、登记、转让全流程服务,减免企业 评估、担保等融资费用。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 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 险分担补偿机制。

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

以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债权及附属担保权 益作为基础资产,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 

培育多元化、专业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 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应用区块链等现  代信息技术综合评价知识产权价值,促进高等  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技成果通过市场化  手段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推动专利池建设

 

引导市场主体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整合产 业知识产权资源,汇集相关领域专利,组建集 中许可授权专利池,打造专利共享机制,支撑 联盟成员与产业共同发展。

 

十七、市场监管

 

创新做法

改革亮点

具体内容

 

 

 

 

 

 

 

深入推进    机、 一公 ”监管

 

推行部门联合“双随 机、 一公开”监管

建立“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扩 大联合抽查参与的部门范围和事项,统筹制定年 度抽查工作计划,推动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 ”抽查结果在部门间共享交换、互认互用

 

 

统一监管事项清单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三定”规定,制定职责明 确、边界清晰、标准统一的监管事项清单,明确 监管主体、监管层级、监管对象和范围、监管流 程、处理方式、设定依据等,厘清监管事权。

 

 

完善检查对象库和 执法检查人员名录 

将市场主体全部纳入检查对象名录库,涵盖全部 市场主体和监管对象,将所有相关行政执法类公  务员、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工作人员和从事日常  监督工作的人员纳入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对检  查对象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开展动态管理。

 


 

 

 

 

 

 

 

 

 

 

 

 

 

 

 

 

 

 

 

 

 

 

 

 

规范执法 检查活动

 

 

建设统一监管平台 及移动应用程序

建立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贯通和执法部门全覆 盖的“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为单一 部门及部门联合抽查检查、结果公示和综合运用 提供技术支撑。

 

 

 

 

实现数据留痕

 

监管部门在线申请开展“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 执法检查人员和检查对象由系统随机抽取,执法   检查人员通过移动应用程序接受任务,对照表单   实施精准检查、多部门联合检查,检查过程全程   记录,检查结果录入系统,推动实现监管痕迹可   查询、监管责任可追溯,提升执法规范性。

 

 

深化综合行政执法 改革

统筹配置行政执法职能和执法资源,相对集中行  政处罚权,整合精简执法队伍,减少执法主体, 执法层级,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乡镇街道  延伸下沉。

 

 

规范执法行为

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 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制定公布行政执法标准 和要求,加大对随意执法等行为的查处力度,降 低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限定自由裁量权

细化各类涉企行政检查和行政处罚的要求,在依 法履职、规范执法、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开展创 新监管等方面提供具体行为指引。

 

 

 

 

创新监管 方式

 

建立“互联网+监 ”系统

建立汇聚各方信息的“互联网+监管”平台,统 一归集市场主体的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 制、司法判决、违法失信、抽查抽检等信息。

 

 

建立风险监控系统

汇聚多部门公开数据和互联网数据,应用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市场主体进行综合  分析,及时发现违法违规线索和潜在风险隐患。

 


 

 

 

 

 

 

 

 

 

 

 

 

 

 

 

 

 

 

 

创新监管 方式

 

 

 

推行非现场监管方 

利用大数据监测分析、物联网技术等手段,强化 非现场监管能力,推进工地扬尘远程监管、危险 化学品事故防控、环境空气质量异常预警联动处 置、阳光厨房食安慧眼、智慧电梯实时守护等智 慧监管项目,对重点监管领域进行全过程、全流 程智慧监管。

 

 

 

完善包容审慎监管 机制

建立市场监管系统免罚清单,对符合条件企业首 次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对新技术、新产 业、新业态、新模式,分类量身定制监管规则和 标准,根据事项情形,通过设置合理观察期、必 要过渡期及采取预警提示、实施“容缺执法”等 方式进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

 

 

实行风险分级分类 监管

根据监管事项的监管现状评估、风险程度和事项   性质,合理安排监管频次和方式,对疫苗、药品 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涉及人民生命安全、社   会关注度高的领域,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   条的严格监管。

 

 

 

 

 

 

 

 

 

 

 

加强信用 体系建设

 

强化信用风险分类 监管

根据企业登记、违法记录等信息对企业信用风险 状况精准识别、自动分类和自动预警,根据分类 结果从监管频率、告知承诺制等方面采取差异化 监管措施,实现精准监管。

 

 

 

 

强化政务诚信

加强政务公开,完善信息公开链条,实行决策、 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建立公务 员诚信档案,将公务员违法违规、失信违约、行  政处罚、纪律处分、问责处理等信息纳入公务员 诚信档案,在公务员录用、干部选调、评优评先 中运用。建立政府机构失信通报、督查制度、府 院联动机制,督促政府机构积极履行责任。

 

 

 

强化信用修复

制定信用修复政策流程指引,通过线上线下等多 渠道受理企业信用修复申请,引导市场主体主动 改正违法失信行为,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动态监  测跟踪。完善协同联动、 一网通办的信用修复机 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后,多平台协同停止公示 失信记录,降低企业信用修复制度性交易成本。

 


 

 

 

 

 

 

 

 

 

 

 

加强信用 体系建设

 

 

 

 

强化守信联合激励

通过统计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出信用分,形成信 用码,为守信企业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 优先提供公共服务便利、优化行政监管安排、降  低市场交易成本和融资成本,为守信个人及个体 工商户在融资、租售、出行、旅游、创新创业等  领域提供守信激励服务,给予守信主体便利和优  

十八、 包容普惠创新

 

创新做法

改革亮点

具体内容

 

 

 

 

 

 

 

 

鼓励创新 创业

 

打造创新创业特 色载体

打造由创业投资、产业投资资本主导的专业资 本集聚型特色载体,由行业龙头企业主导的大 中小企业融通型特色载体,由高校、科研院所 主导、以聚集高端人才为关键要素的科技资源 支撑型特色载体。

 

促进职务科技成 果转化

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 支持单位与成果完成人之间通过约定权属比例 的方式,对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调动职务 发明人积极性,促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

 

 

 

建立科研设备开 放共享机制

创新管理体制,推行以授权为基础、市场化方 式运营为中心的科研设备开放共享机制,在不 改变所有权前提下,科研仪器设备所有方与专 业服务机构协议约定服务价格或约定服务收入 分配比例,授权专业服务机构对科研仪器设备 进行市场化运用管理,提高科研仪器设备使用   

 

 

 

 

 

 

促进人才 流动

 

档案管理信息化

加快档案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推进档案信息 全国联通,逐步实现档案转递线上申请、异地 通办,为人才流动提供便利。

 

引进方式多元化

组织企事业单位赴高校和人才集中的城市进行   对接洽谈。开展校地合作,以短期实习调研、  党政人才储备、人才引进宣讲会、校企载体合   作、毕业季招聘会等方式引进国内高校毕业生。

 

海外引才国际化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人才招聘制度,编制发 布高层次人才分类标准、行业紧缺人才目录, 打造统一的国际人才线上招聘平台。

 


 

 

 

 

 

 

 

 

 

 

 

 

 

 

 

 

放宽市场 准入

 

搭建产业链招商 平台

针对特定产业链,成立投资促进组织,调动“政、 产、学、研、资”要素,促进科研与生产、投   资与发展紧密结合,推动以商引商、产业生态     

 

 

降低市场准入门 

 

围绕工程建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集   中清理在市场准入方面对企业资质、资金、股   比、人员、场所等设置的不合理条件,列出台   账并逐项明确解决措施、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

 

 

做好外资企业服 务工作

 

配备外商投资企业服务专员或专班,为外商投 资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协调推进和诉求解 决等服务,开通外商投资服务热线,畅通外企 诉求渠道。

 

 

 

 

 

 

 

 

 

 

 

 

推进基本

公共服务

均等化

 

提升基层医疗卫 生服务能力

三级医院与县级人民政府签订协议,采取托管

县级医院、选派业务院长、医疗骨于“组团式”

帮扶等形式,提升县域综合医疗服务能力。

 

 

建设公共文化服 务体系

完善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等基本公共 文化服务设施。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统 筹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 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 服务中心。开展多元化的文明宣教活动。

 

 

构建居家养老服 务体系

建设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 站。对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配备老年 人辅具、信息监测设备。建立市、区、街镇、 社区四级“养老顾问”体系,通过专业养老顾 “坐诊”  “巡诊”,免费为老年人提供养老 政策咨询、量身定制养老方案。

 

 

 

推动优质教育资 源均衡覆盖

 

采用“名校+新校”   “强校+弱校”   “城区学 +农村学校”   “中小学+高校”等模式,更好 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带动作用,持续扩大优质教  育资源总量,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资源    

 


 

 

 

 

 

 

 

 

 

 

 

 

 

 

 

 

 

建设美丽 中国

 

 

 

加强污水治理

高标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补齐城中村、老城 区、城乡结合部等区域设施短板,对已建成的 城镇生活小区、单位、企业内部排水管网,实 施分流改造,开展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减 少污染物排放。

 

加大垃圾处理力 

 

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建设以“焚烧为主、 生化为辅、填埋为保障”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   

 

 

防治大气污染

构建环境空气监测网络,运用卫星遥感、出租 车道路走航、建设工地远程视频监控、渣土车 AI智能识别等信息化手段,完善污染源精细管 控机制。

 

 

 

 

 

 

 

构建便捷 顺畅的城 (群)  交通网

建设城市群一体 化交通网

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 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

 

 

加强公共交通统 筹调度

 

运用大数据分析及智能技术手段,加强客流跟 踪,实时掌握客流情况,根据客流实际需求对 公交线路班次计划及时进行调整,确保运力与 运量精准匹配。

 

 

 

发展智慧交通

 

充分运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   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公路,智能感知人、车、 路、环境情况,预警潜在危险,进行车速引导, 保障出行安全,提高通行效率。

 


 

 

 

 

 

 

 

 

 

 

 

 

 

 

 

 

 

 

 

 

 

 

 

 

 

 

 

 

 

 

 

 

 

 

 

 

 

 

 

 

 

 

 

 

 

 

 

 

 

 

公开属性:不予公开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6月    日印发

共印20份


 

 

 

附件3

2021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兰州市问题清单

 

序号

指标名称

评价反馈问题

指标牵头部门

指标配合部门

(18个指标共存在52个问题)

 

1

 

 

 

 

 

 

 

 

 

 

企业开办  (7个问题)

1.全省企业开办各部门(市场监管、公安、银行、税务、社保、公积金)办结时 间统计中,兰州市市场监管部门2天以上办结量占(1.4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0.57%)和其他市州水平。

 

 

 

 

 

 

 

 

 

 

市市场监管局

 

 

 

 

 

 

 

 

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市公安局、市税务局

、市政府金融办、市

社保局、市公积金中

 

2

2.企业开办全流程在市级政务服务大厅要跑动企业登记窗口、税务窗口和公章窗 3个窗口,未实现一窗通办。被调查区企业开办全流程要跑动企业登记窗口、 便民服务窗口(刻章和邮寄)、税务窗口、银行、社保和公积金窗口5个不同窗   

3

3.市、区两级企业开办刻章110-180元不等(公章、发票章、财务章、合同 ),未实现免费刻章。

4

4.首次发票申领环节、公章刻制环节、市本级、被调查区两级材料要求不一致。

 

5

5.在被调查区,办理银行开户环节政务服务网无法将信息推送到银行,政务服务 网上银行预约无效,需到银行再行预约办理。

6

6.简易注销暂未明确适用范围,需要企业自行去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

 

7

7.市级政务服务大厅企业开办未设咨询窗口,被调查区企业开办专区无法咨询涉 税环节信息,露到税务部门另行咨询

 

8

 

 

 

 

 

办理建笛许可

1.市级政务服务大厅工程建设综合受理专区内各窗口显示为综合窗口,下面标注 小字区分具体业务,未实现真正的“综窗”。

 

 

 

市委政法委、市发改  委、市自然资源局、 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市生态环境局、市应

9

2.市级政务服务大厅专区内的自助服务终端系统操作不流畅,打印功能失效。

10

3.市级政务服务大厅专区缺少政策宣传材料或办事指南。

 


 

 

 

 

 

序号

指标名称

(6个问题)

评价反馈问题

指标牵头部门

市住建局

指标配合部门

急管理局、市文旅局

、市林业局、市水务

局、市气象局、市交

通委、市人防办

 

11

4.被调区政务大厅反馈的供电报装、燃气报装、热力报装、供水报装、广播电视 报装、通信报装时间均长于市级反馈时间,市区两级反馈办理时限不一致。

12

5.企业反馈工改系统中部分事项不明确,有待细化告知。

13

6.企业反馈办理施工许可前后去过6次大厅,审批过程有待优化,办事效率待提  

14

 

获得电力

(2个问题)

1.高压办电11.48天,与全国标杆(3天)差距较大。

 

市工信局

市住建局、市自然资

源局、国网兰州供电

公司

15

2.办理低压接电的中型企业反馈,线下办理低压无外线业务时间相对较长,需重 复提交用电地址权属证明材料

16

 

 

 

 

获得用水用气 (5个问题)

1.全市用水在线业务和政务服务网暂未联通。系统存在二次录入问题,工程建设 项目报装需在水务系统和工程建设平台分别录入。

 

 

 

 

 

市住建局

 

 

 

兰州城市供水(集

)有限公司、甘肃  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

公司

17

2.企业反馈天然气申报时间较长(60天),建议缩短申报安装时间。

18

3.企业反馈在安定门燃气公司办理业务时,工作人员不允许使用代办。

 

19

4.企业反馈在办理天然气业务时周边没有场地停车,办事不方便,希望完善周边 服务配套。

20

5.市级政务大厅用气窗口电脑未联网,无法进行打印,仅通过手机提供信息展示

 

21

 

 

 

 

登记财产

(4个问题)

1.市级大厅业务人员对办理企业间非住宅类存量房转移登记流程的环节统计跟国 办考核要求有出入,将收件、受理视为1个环节,将审核、登付视为1个环节,且 未将核税缴税、发件纳入环节统计,

 

 

 

 

 

市自然资源局

 

 

 

 

市税务局、市住建局 、市法院

 

22

2.市政务服务大厅登记财产专区窗口只负责审核税务的资料,核税缴税要去一楼 税务窗口办理,未实现“一窗通办”。

23

3.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认可度不高,部门间互认不够,电子证照应用范围窄。

 

24

4.企业反馈办理企业间不动产转让业务过程索要的材料太繁杂,需要提供多年前 的老材料,企业资料准备难度大。

 

 

66—


 

 

 

 

序号

指标名称

评价反馈问题

指标牵头部门

指标配合部门

25

纳税

(2个问题)

1.税务大厅咨询“不来即享”的涉及事项,现场未提供相关清单和政策要求。

 

市税务局

市人社局、兰州公积 金中心、市医保局

26

2.多家企业反馈在西固区办理税务合并申报过程中,烟叶税不能合并申报。

 

27

跨境贸易

(1个问题)

1.无法实现海关查验和放行指令直接发送到海关主要监管场所,通关时限有所延  

市商务局

甘肃(兰州)国际陆 港、市交通委

28

 

 

办理破产

(3个问题)

1.市级暂未设立破产法庭,只设立合议庭。

 

 

市法院

 

 

市税务局、市市场监 管局、金融办

29

2.市诉讼大厅内未设置破产信息查询窗口。

 

30

3.破产信息查询范围有限,域外信息只能点对点查询存款信息,不动产等信息无 法查询。

31

获得信贷

(2个问题)

1.调查中,企业反映找不到“甘肃信易贷”平台入口。

 

市政府金融办

市法院、市市场监管

局、市财政局、市工

信局、兰州银行

32

2.企业反馈政府采购合同融资申请流程复杂,放款时间较长。

33

保护中小

投资者

(2个问题)

1.全市本指标牵头单位、配合单位选择不精准,评价期间暂未将证监局纳入。

 

市法院

市司法局、市政府金 融办、市市场监管局

34

2.对本指标下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相关指标内容不理解,不明确对应内容

35

 

执行合同

(2个问题)

1.案件繁简分流通过电脑系统的自行分流缺失,需通过人工标准分流。繁案难案 处理暂时没有分流处理机制。

 

市法院

 

市司法局、市工商联 、市市场监管局

36

2.企业反馈案件办理(立案、审理和获取判决)时间过长、效率低下。

 

 

37

 

 

劳动力市场监管

(1个问题)

 

 

1.对新业态劳动力市场监管缺乏指导性的地方政策、管理推进机制等。

 

 

市人社局

市发改委、市法院

、市交通委、市应急  局、市市场监管局、 市医保局、市总工会  、市邮政局

38

 

政府采购

(2个问题)

1.企业反馈参与市级政府采购项目,存在供应商进入门槛限制不合理、分包不够 规范、未及时公开招标文件和技术规范的问题。

 

市财政局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39

2.企业反馈市级政府采购项目相关监管有待完善,存在投诉举报处理周期长的问  

 


 

 

 

 

序号

指标名称

评价反馈问题

指标牵头部门

指标配合部门

 

40

 

 

 

招标投标

(2个问题)

1.企业建议进一步优化电子开标系统,减少投标文件解锁等过程错误机率,缩小 电子标与纸质标在开标过程的难度。

 

 

 

市发改委

市公共资源交

易中心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市交通委、市水务局

、市林业局、市南北

两山绿化工程指挥部

、市农业农村局、市

文旅局、市自然资源

局、市财政局、市住

建局

 

 

41

 

 

2.招标投标领域黑名单机制还没有实际应用案例,相关制度可用性及监督约束效 果不明 

 

42

 

 

 

政务服务

(3个问题)

1.市级政务服务大厅导办咨询台无法提供基本问题解答,咨询台的人员的业务水 平偏低。

 

 

 

市政务服务局

 

 

 

市委编办、市大数据 管理局、市司法局

 

43

2.市级政务服务大厅个别窗口出现好差评机器黑屏,有些窗口未设置好差评评价  器。被调查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置的好差评评价器没有主动让办事人员进行评价。

44

3.企业反馈市级政务大厅办事效率低,办理过程等待时间太久。

45

 

 

知识产权创造、 保护和运用   (3个问题)

1.企业反馈建议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资助奖励。

 

 

 

市市场监管局

 

 

市公安局、市政府金 融办、市法院

46

2.企业反馈知识产权融资在各大银行目前不认可。

47

3.除商标执法外,专利等其他类型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效果不足。

 

48

 

 

 

市场监管

(3个问题)

1.政务诚信建设力度不足,政务信用信息归集、应用不足,尚未形成针对政务失 信行为的监管、惩戒机制。

 

 

 

 

市市场监管局

 

 

市发改委、市政府金

融办、市法院、市住

建局、市司法局、市

税务局

49

2.跨区域行政处罚目前无法自动对接到黑名单

 

50

3.企业反馈要减少额外监管,尤其避免出现选择性执法、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和 重复收费、乱收费等问题。

 


 

 

 

 

序号

指标名称

评价反馈问题

指标牵头部门

指标配合部门

 

51

 

 

 

 

包容普惠创新 (2个问题)

 

1.全市R&D研究经费占GDP比例较低。

 

 

 

 

市科技局

市人社局、市商务局

、市文旅局、市生态

环境局、市水务局、

市卫健委、市教育局

、市民政局、市体育

局、市交通委、市林

业局、市政府合作交

流办

 

 

52

 

 

2.企业反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扶持力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