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兰州 每日廉语
信息时间:2023-03-30阅读次数:
清廉兰州 · 每日廉语
不廉 则无所不取
语出清代顾炎武《日知录》。生活在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反过清复过明,最终发现明复不了、清也反不过,他陷入沉思,明末为何走向无可挽回的败局?他博稽古事,得到答案,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风俗衰”是乱之源。他认为,廉耻之心,是立身做人的大节,“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若不知廉耻,“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又引申到官员如无所不贪、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还说于谦,这位中流砥柱,终留清白在人间,身后竟然“家无余资,萧然仅书籍耳”。即便在江河日下的明末,也有大学士范景文这样的清醒之人,为谢绝亲友登门相求,公开告示“不受嘱不受馈”,获得“二不尚书”的美称。一个行贿不成的人劝他说,当官不谋私利,古今难觅了,为何要难为自己呢?范景文斥责道,你只见其利,不见其害,我为你感到羞愧!知廉,所以不取;知耻,所以不为。清廉自律,筑牢廉耻堤坝。
摘自黄河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