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作蜀:兴三陇文教“石夫子”
信息时间:2025-01-08阅读次数:
石作蜀:兴三陇文教“石夫子”
兴三陇文教“石夫子”
“是成纪数千年灵秀所钟,能傍尼山拜日月,倘孔门二三子渊源不绝,庶几中国有乾坤。”这是近代兰州学者刘尔炘撰写在五泉山的一副对联,写的是陇上文化教育的开创者石作蜀。石作蜀出生在今甘肃甘谷,自幼胸怀远志,仰慕孔子。成年后,不远万里徒步东鲁,投身孔门,得圣人教育和熏陶,身通六艺,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学成后,他摒弃效命王侯、博取富贵的机会,毅然返乡,兴学育人,传播儒学,教化乡民,移风易俗,一生致力于追求真理、传播知识、践行美德。
石作蜀秉承孔子“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三陇因之而文教大兴,人文蔚起。《伏羌志》载,石子“唐封石邑伯,宋封成纪侯,明去封号,称先贤,从祀孔庙。”清代吴可读曾题联赞曰,“梓里访遗踪,看空庭草碧,荒冢花殷,何处是唐封宋赞;杏坛亲教泽,听渭水莺啼,陇山鸟语,此中有化雨春风”。石作蜀可谓甘谷先祖、陇人骄傲,为后世景仰,被尊“石夫子”。在今天的甘谷县文化广场,有石作蜀汉白玉雕像,尽显一代圣贤的儒雅风姿和深邃智慧。
摘自黄河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