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介子:不破楼兰终不还
傅介子:不破楼兰终不还
不破楼兰终不还
傅介子(?—前65年),北地(西汉北地郡治今庆城县马岭镇)人。他早年“以从军为官”(《汉书•傅介子传》)。汉武帝北击匈奴,依仗最多的是“六郡良家子”。六郡即陇西、上郡、北地、安定、天水、西河,除上郡、西河而外,其他四郡郡治均在甘肃。由于六郡“迫近戎狄”,人精骑射,所以,汉武帝将六郡视作骑兵卫队和将领的摇篮。傅介子之从军,其最大可能,就是以“良家子”的身份从军。这与李广、赵充国、上官桀等人完全一致。
傅介子的历史功绩主要在沟通西域上。自张骞出使西域、张大汉两腋之后,丝绸之路并不完全畅通,西域小国如楼兰、龟兹等处于匈奴的控制之下,攻杀使团、劫掠商旅之事时有发生。元凤三年(前78年),骏马监傅介子上书,请求持诏责问楼兰、龟兹虏杀使者、遮绝道路之罪。在西域,他分析利害,犀利质问,迫使两国之主服罪认错,他也因此升任平乐监(太仆寺属官)。
次年(元凤四年),楼兰、龟兹仍叛服不常,傅介子再次向霍光主动请缨,希望能立功异域。在楼兰,他机智敏捷,伺机斩杀楼兰王,以直报怨,宣汉威于绝域,赢得了朝野的一致赞誉,因功封义阳侯。这是以武从军的“六郡良家子”的殊荣,要知道,同为“良家子”的李广一生七十余战,都遗憾于未能封侯。同时,这也是北地傅氏的开枝散叶、绵绵瓜瓞的良好开端,从此之后,北地傅氏纵横中古,名人辈出,成为陇右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大族。
傅介子孤胆英雄般的“斩楼兰”,成为多少追求建功立业者的理想标杆,更是千百年来多少华夏男儿的浪漫英雄梦想、深厚家国情怀。李白诗“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王昌龄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冯时行“愿学北地傅介子,一节出斩楼兰王”,以及其他大量的“斩楼兰”诗句,都说明傅介子不仅仅是北地人杰,更是中华历史中具有永恒意义的光辉形象。
摘自黄河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