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日磾:由马夫到肱股 匈奴王子的传奇
金日磾:由马夫到肱股 匈奴王子的传奇
由马夫到肱股 匈奴王子的传奇
金日磾(前134年—前86年),字翁叔,武威人,本是匈奴休屠王长子。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挥兵西进,征伐驻牧张掖、武威的匈奴浑邪、休屠部。浑邪王率部投降,休屠王被单于处死。作为休屠王的继承人,年仅14岁的金日磾艰难抉择,带着母亲、弟弟及部众一起降汉。很显然,金日磾的青少年生活是极为坎坷的。
这样的家庭变故,也塑造了金日磾一生高度谨慎、忠诚的性格。起初,他仅是在汉皇宫黄门署饲养马匹。但他身高八尺,容貌威严,且喂养的马匹膘肥体壮,很快就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汉武帝极为重视战马和骑兵将领的选拔,因为骑兵是当时的战略兵种,他大力提拔“六郡良家子”,赏识马夫金日磾,都有这样的战略背景。
金日磾肃正严谨的性格逐渐赢得了汉武帝的高度赏识,先后任马监、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等,从一个“牧马胡儿”完成了身份的华丽转身。从汉武帝娇惯金日磾长子的事,也可见金日磾得宠之深。而金日磾则觉得儿子的轻慢冒犯了汉武帝的威严,大为生气,也足见他对武帝的极度忠诚。
太子废立从来都是朝廷各派势力的角力场。汉武帝晚年,发生了一场让其后悔终身的大案“巫蛊之祸”,他处死了太子刘据,也就是卫皇后之子、卫青之甥。后来,汉武帝认识到冤案实情,极为愤怒,陷害刘据的江充及其近党悉数被除。这时,江充同党莽何罗惶恐终日,决定铤而走险,行刺武帝。
在这个关键档口,平日里细心察言观势的金日磾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变故当场奋不顾身,救汉武帝于危难之中。这个事件,再次印证了金日磾的忠诚与勇敢,当然也赢得了汉武帝的无限信任。因此,在汉武帝的托孤政局中,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共同撑拄,金日磾排第二。在古代皇权的特殊结构中,能得到皇帝托孤之委重,尤其是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和托孤,足可谓国之柱石。
汉武帝去世之后,汉朝廷围绕着海昏侯之废、燕王谋反等事件,又发生了激烈的权力倾轧,同为托孤重臣的上官桀、桑弘羊攻讦霍光专权,且联合燕王刘旦谋反,终被诛灭。而金日磾则谨小慎微、见微知著,从未参与其中。托孤四人中,唯有金日磾善始善终。
可以说,汉武帝能从马夫中擢拔金日磾并最终委以重任,金日磾能在浴火重生之后勤谨终生,低调地、无限忠诚地效忠于国家,都是我们所推重的罕有的历史风云际会。没有汉武帝的造就,就不会有这位匈奴王子的人生传奇。没有金日磾的勤勉谨慎和无限忠诚,“汉之得人,于兹为甚”之誉恐怕也将大打折扣。
摘自黄河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