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勇:颇有父风 重开西域
信息时间:2025-02-14阅读次数:
班勇:颇有父风 重开西域
颇有父风 重开西域
班勇(生卒年不详),字宜僚,班超少子。班勇出生、成长于西域,其母亲为疏勒王室之女。永元十三年(101年),古稀之年的班超派遣班勇随安息使者入朝,这应该是班勇第一次踏入中原。班超返回洛阳后,很快病故。班勇接过了父亲安抚西域的接力棒,迅速成长为东汉在西疆的骨干将领。
永初元年(107年),西域叛乱,东汉朝廷被迫罢西域都护,撤出西域。这是东汉国势的严重收缩。为了接回孤悬在外的西域都护等人,朝廷以班勇为军司马,出敦煌去迎接。这件事还有严重的附加影响。为了组建迎接的军队,东汉政府征发金城、陇西、汉阳等地的羌人充军。羌人行至酒泉,怕被留滞在西域屯田,于是便逃散甚至反叛,进而引起了河湟乃至陇西、安定一带的羌人动乱。
延光二年(123年),东汉政府拟重开西域,在班勇的建议下,设西域副校尉驻敦煌,设西域长史驻楼兰。班勇被委任为西域长史,率兵出屯楼兰。他顺利安抚了鄯善,龟兹、姑墨、温宿也闻风归顺,班勇还率张掖、酒泉、敦煌军队收复车师前部,处斩匈奴使者。为了保证车师前、后部的安全,班勇还发兵攻打北匈奴,讨伐焉耆,均取得胜利。这一系列的操作,果决而大胆,确有乃父遗风,效果也十分明显。中断十余年的西域,又回到了汉朝的统治之下。
在讨伐焉耆的过程中,班勇与敦煌太守张朗南北分道,约期会攻。张朗为了邀功,急行至焉耆,先期获得头功;班勇却因此而后期,这在汉法中是必须治罪的,他于是被下狱,最终免官。忠诚的班勇,无辜地成了张朗邀功的铺路石和背景墙,且为此而丢了官职。不过此时的班勇已然年高,他再未出仕,终老于家。
摘自黄河清风